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基于RS的海岸带生态综合评价--以象山港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概述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5页
        1.1.1 海岸带的定义第11-12页
        1.1.2 海岸带生态问题第12-15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1 遥感技术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2 海岸带综合评价第17-19页
    1.4 研究对象第19-20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页
        1.5.1 研究方法第20页
        1.5.2 技术路线第20页
    1.6 研究内容第20-22页
2 象山港生态环境特征第22-26页
    2.1 自然环境第22-24页
        2.1.1 地理位置及生态特点第22页
        2.1.2 水文条件第22-23页
        2.1.3 气候特征第23页
        2.1.4 植被与土壤第23页
        2.1.5 海洋资源第23-24页
    2.2 社会环境第24页
    2.3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第24-26页
3 象山港海岸带遥感数据处理及分类信息提取第26-31页
    3.1 遥感数据来源第26-27页
    3.2 遥感影像处理及信息提取第27-31页
        3.2.1 遥感数据预处理第27页
        3.2.2 分类依据第27-28页
        3.2.3 分类信息提取第28-31页
4 象山港海岸带生态评价第31-45页
    4.1 象山港评价单元的划分第31-34页
    4.2 象山港入海污染物第34-36页
        4.2.1 数据来源第34页
        4.2.2 污染物排放总量第34-36页
    4.3 象山港海岸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6-41页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36-37页
        4.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7-38页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8-41页
    4.4 海岸带生态评价模型第41-42页
        4.4.1 单因子评价模型第41页
        4.4.2 海岸带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第41-42页
    4.5 海岸带生态结果分析第42-45页
5 象山港生态综合评价第45-52页
    5.1 象山港生态综合评价方法第45-46页
    5.2 象山港港湾评价概述第46-47页
    5.3 象山港生态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7-5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 结论第52-53页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江无机碳入海通量及其对河口pH和碳酸钙饱和度的影响
下一篇:白令海及楚科奇海夏季水文结构年际变化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