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接地拉梁掉层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山地建筑结构概述 | 第11-14页 |
1.3 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5-17页 |
2 掉层框架抗震性能试验 | 第17-33页 |
2.1 试验背景 | 第17页 |
2.2 试验目的 | 第17页 |
2.3 试件设计与制作 | 第17-25页 |
2.3.1 模型选择 | 第17页 |
2.3.2 原型概况 | 第17-19页 |
2.3.3 相似关系及模型设计 | 第19-23页 |
2.3.4 试件制作及材料性能 | 第23-25页 |
2.4 试验测试项目 | 第25-27页 |
2.4.1 试验内容 | 第25-26页 |
2.4.2 测点布置 | 第26-27页 |
2.5 加载方案 | 第27-31页 |
2.5.1 加载装置 | 第27-29页 |
2.5.2 加载制度 | 第29-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试验过程宏观描述 | 第33-49页 |
3.1 试验准备 | 第33页 |
3.2 宏观试验现象 | 第33-37页 |
3.3 试验结果及对比 | 第37-47页 |
3.3.1 破坏形态及破坏机制 | 第37-40页 |
3.3.2 滞回曲线 | 第40-42页 |
3.3.3 骨架曲线 | 第42-44页 |
3.3.4 整体刚度 | 第44-45页 |
3.3.5 层间位移角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4 缩尺模型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49-65页 |
4.1 概述 | 第49页 |
4.2 模型建立 | 第49-54页 |
4.2.1 纤维模型 | 第49-50页 |
4.2.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50-54页 |
4.3 缩尺模型算例说明 | 第54-57页 |
4.3.1 模型介绍 | 第54页 |
4.3.2 顶点位移加载程序验证 | 第54-57页 |
4.4 模型Ⅰ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57-63页 |
4.4.1 塑性铰分布及延性需求 | 第57-59页 |
4.4.2 滞回曲线 | 第59-60页 |
4.4.3 试验可对比性 | 第60-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5 原型弹塑性时程分析 | 第65-81页 |
5.1 概述 | 第65页 |
5.2 算例设计 | 第65-68页 |
5.2.1 算例模型说明 | 第65-66页 |
5.2.2 材料本构 | 第66-67页 |
5.2.3 地震波选取 | 第67-68页 |
5.3 分析结果 | 第68-79页 |
5.3.1 层间位移角 | 第68-71页 |
5.3.2 梁柱轴力 | 第71页 |
5.3.3 塑性铰分布及延性需求分析 | 第71-74页 |
5.3.4 结构出铰的顺序 | 第74-77页 |
5.3.5 梁柱截面纤维应变 | 第77-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1页 |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