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主要研究工作内容 | 第11-13页 |
2 绝缘子电场分布的计算原理 | 第13-21页 |
2.1 静电场原理 | 第13-15页 |
2.2 电准静态场原理 | 第15-17页 |
2.3 有限元法原理 | 第17-18页 |
2.4 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 | 第18-20页 |
2.4.1 软件介绍 | 第18-19页 |
2.4.2 仿真过程 | 第19-20页 |
2.5 小结 | 第20-21页 |
3 洁净接触网绝缘子电场分布 | 第21-30页 |
3.1 洁净绝缘子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1-24页 |
3.1.1 FQBG-25型棒形柱式复合绝缘子 | 第21-22页 |
3.1.2 人工截断法的应用 | 第22-23页 |
3.1.3 网格剖分 | 第23-24页 |
3.2 绝缘子电位分布 | 第24-25页 |
3.3 绝缘子电场分布 | 第25-26页 |
3.4 绝缘子伞裙电位和电场分布 | 第26-29页 |
3.5 计算方法的验证 | 第29页 |
3.6 小结 | 第29-30页 |
4 表面覆沙时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计算 | 第30-39页 |
4.1 覆沙绝缘子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4.2 沙粒粒径对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的影响 | 第31-33页 |
4.3 沙粒带电量对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的影响 | 第33-35页 |
4.4 沙粒的极性和位置对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的影响 | 第35-38页 |
4.5 小结 | 第38-39页 |
5 表面出现干燥带时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计算 | 第39-49页 |
5.1 表面出现干燥带绝缘子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9-41页 |
5.2 干燥带最容易出现区域的分析 | 第41页 |
5.3 干燥带宽度对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影响 | 第41-45页 |
5.4 干燥带数目对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影响 | 第45-48页 |
5.5 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