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引言 | 第10-14页 |
1.1.1 铝工业的发展史 | 第10页 |
1.1.2 铝合金热传导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1.3 6063铝合金 | 第12-14页 |
1.2 合金导热机制 | 第14-16页 |
1.2.1 电子导热 | 第14页 |
1.2.2 晶格导热或声子导热 | 第14-15页 |
1.2.3 导热率和电导率的关系 | 第15页 |
1.2.4 Matthiessen定律 | 第15页 |
1.2.5 造成合金导热能力下降的因素 | 第15-16页 |
1.3 稀土对合金导热性能的影响 | 第16-18页 |
1.3.1 常见稀土的作用 | 第16-17页 |
1.3.2 稀土改善组织的机理 | 第17-18页 |
1.4 挤压对合金导热性能的影响 | 第18页 |
1.5 热处理制度 | 第18-21页 |
1.5.1 均匀化热处理 | 第18-19页 |
1.5.2 固溶处理 | 第19-20页 |
1.5.3 时效工艺 | 第20-21页 |
1.5.4 退火处理 | 第21页 |
1.6 添加合金元素对合金导热性能的影响 | 第21-24页 |
1.7 其他改善合金导热性能的方法 | 第24页 |
1.8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4-26页 |
1.8.1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1.8.2 研究的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实验方案 | 第26-36页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6-29页 |
2.2 试验方案 | 第29页 |
2.3 熔炼实验 | 第29-31页 |
2.3.1 熔炼实验前的准备 | 第29-31页 |
2.3.2 熔炼实验的流程 | 第31页 |
2.3.3 6063铝合金成分配比 | 第31页 |
2.4 热处理实验 | 第31-32页 |
2.5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2-34页 |
2.5.1 硬度测试 | 第32页 |
2.5.2 拉伸测试 | 第32-34页 |
2.6 热导率测试 | 第34-35页 |
2.6.1 密度测试 | 第34页 |
2.6.2 测定样品的热扩散系数 | 第34页 |
2.6.3 测定样品的比热容 | 第34-35页 |
2.6.4 热导率的计算 | 第35页 |
2.7 显微组织观察 | 第35-36页 |
第三章 Mg、Si比对6063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36-43页 |
3.1 扫描电镜组织分析 | 第36-39页 |
3.2 合金热导率的测试 | 第39-42页 |
3.3 Mg、Si比对6063铝合金力学性能和硬度的影响 | 第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稀土对6063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43-61页 |
4.1 稀土含量对6063铝合金组织、相及性能的影响 | 第43-48页 |
4.2 稀土含量对铝6063铝合金热导率的影响 | 第48-51页 |
4.3 稀土种类对铝合金组织、相及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 稀±种类对6063错合金热导率的影响 | 第52-54页 |
4.5 稀土细化晶粒的效果 | 第54-59页 |
4.6 稀土对合金组织、性能和硬度的影响 | 第59页 |
4.7 加入稀土合金硬度的测试 | 第59-60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均匀化处理制度对6063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61-69页 |
5.1 均匀化退火制度对6063合金性能与组织的影响 | 第61-64页 |
5.2 6063铝合金热导率的测试 | 第64-67页 |
5.3 均匀化处理后样品的拉伸性能测试 | 第67页 |
5.4 均匀化处理后6063铝合金硬度的测试 | 第67-68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时效制度对6063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69-78页 |
6.1 时效处理对6063铝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69-73页 |
6.2 6063铝合金热导率的测试 | 第73-75页 |
6.3 时效制度后样品的拉伸性能测试 | 第75-76页 |
6.4 时效处理后合金硬度的测试 | 第7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