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9页 |
1.1 论文背景 | 第7页 |
1.2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 | 第7-9页 |
第2章 存款保险制度概述 | 第9-16页 |
2.1 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 | 第9-11页 |
2.2 存款保险制度的分类 | 第11-14页 |
2.3 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 第14-16页 |
第3章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 | 第16-26页 |
3.1 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 第16-18页 |
3.2 德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 第18-20页 |
3.3 日本的存款保险制度 | 第20-22页 |
3.4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要点总结 | 第22页 |
3.5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6页 |
第4章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26-34页 |
4.1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方向 | 第26-31页 |
4.1.1 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26-28页 |
4.1.2 风险监管是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方向 | 第28-30页 |
4.1.3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实现风险监管的重要手段 | 第30-31页 |
4.2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31-34页 |
4.2.1 保护存款人利益的需要 | 第31-32页 |
4.2.2 维护金融系统和货币制度稳定的需要 | 第32-33页 |
4.2.3 营造金融机构公平竞争的需要 | 第33-34页 |
第5章 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议 | 第34-43页 |
5.1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理念 | 第34-36页 |
5.1.1 需要考虑避免道德风险 | 第34-35页 |
5.1.2 需要考虑控制逆向选择 | 第35-36页 |
5.2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 | 第36-40页 |
5.2.1 存款保险制度的职能定位 | 第37-38页 |
5.2.2 存款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和保险费率 | 第38-39页 |
5.2.3 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程度和最高限额 | 第39页 |
5.2.4 存款保险制度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方式 | 第39-40页 |
5.3 需要为存款保险制度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 第40-43页 |
5.3.1 需要完善银监会监管制度 | 第41-42页 |
5.3.2 需要完善央行最后贷款人制度 | 第42-4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3-44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43页 |
6.2 不足和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