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1.2.1 关于服务业OFDI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 1.2.2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中金融业OFDI的研究 | 第14-16页 |
| 1.2.3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中金融业外其他行业OFDI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页 |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 1.4.1 主要创新 | 第17-18页 |
| 1.4.2 主要不足 | 第18-19页 |
| 第2章 生产性服务业OFDI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 2.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及特点分析 | 第19-21页 |
|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及界定 | 第19页 |
|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特点分析 | 第19-20页 |
| 2.1.3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分析 | 第20-21页 |
| 2.2 生产性服务业OFDI动因的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 2.2.1 需求拉动型 | 第21页 |
| 2.2.2 竞争驱动型 | 第21-22页 |
| 2.2.3 贸易投资跟随型 | 第22页 |
| 2.2.4 技术寻求型 | 第22页 |
| 2.2.5 政策驱动型 | 第22页 |
| 2.3 生产性服务业OFDI作用的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 2.3.1 产业促进效应 | 第23页 |
| 2.3.2 知识技术溢出效应 | 第23页 |
| 2.3.3 市场网络效应 | 第23页 |
| 2.3.4 就业带动效应 | 第23-24页 |
| 2.4 生产性服务业OFDI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24-27页 |
| 2.4.1 母国因素 | 第24-25页 |
| 2.4.2 东道国因素 | 第25-27页 |
| 第3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OFDI发展的描述分析 | 第27-38页 |
| 3.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结构特征 | 第27-30页 |
| 3.1.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 第27-28页 |
| 3.1.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特征 | 第28-30页 |
| 3.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OFDI的现状分析 | 第30-35页 |
| 3.2.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OFDI的发展规模 | 第31-33页 |
| 3.2.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OFDI的行业结构特征 | 第33页 |
| 3.2.3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OFDI的区位分布 | 第33-35页 |
| 3.3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OFDI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 3.3.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OFDI规模偏小 | 第35-36页 |
| 3.3.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OFDI行业结构分布不均衡 | 第36页 |
| 3.3.3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OFDI地区分布不合理 | 第36页 |
| 3.3.4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OFDI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 第36-38页 |
| 第4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OFD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8-47页 |
| 4.1 面板数据模型建立 | 第38页 |
| 4.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38-41页 |
| 4.3 模型建立 | 第41-42页 |
| 4.4 实证分析 | 第42-45页 |
| 4.4.1 相关性分析 | 第42-43页 |
| 4.4.2 行业整体的回归结果 | 第43-45页 |
| 4.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 5.1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 5.2 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