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情感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探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情感教育基本理论阐释 | 第14-19页 |
(一)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 第14-15页 |
(二)情感教育概念释义 | 第15-17页 |
(三)情感教育价值的界定 | 第17-19页 |
1.价值的界定 | 第17-18页 |
2.破译情感教育价值 | 第18-19页 |
二、历史回顾中的情感教育及启示 | 第19-31页 |
(一)中国情感教育思想溯源 | 第19-25页 |
1.古代教育思想下的情感萌芽 | 第19-22页 |
2.近代以来情感教育的发展成果 | 第22-25页 |
(二)外国情感教育发展脉络 | 第25-31页 |
1.古代情感及情感教育的萌芽 | 第25-26页 |
2.近代以来的情感教育的发展 | 第26-31页 |
三、初中生情感教育的价值意蕴 | 第31-42页 |
(一)初中生情感教育价值的特殊性 | 第31-32页 |
1.初中生主体发展的特殊性 | 第31-32页 |
2.作为客体情感教育的特殊性 | 第32页 |
3.初中生情感教育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 第32页 |
(二)初中生情感教育价值的表现 | 第32-37页 |
1.初中生情感教育的内在价值 | 第33-36页 |
2.初中生情感教育的外在价值 | 第36-37页 |
(三) 初中生情感教育价值的多视角分析 | 第37-42页 |
1.横向——从人的素质结构视角出发 | 第37-38页 |
2.纵向——从个体生命过程视角出发 | 第38-42页 |
四、初中生情感教育现状分析 | 第42-47页 |
(一)初中生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1.作为主体——初中生情感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2.作为客体——初中生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二)初中生情感教育的特征 | 第45-47页 |
1.继承历史性 | 第45页 |
2.反映科学性 | 第45-46页 |
3.关注主体性 | 第46页 |
4.体现独特性 | 第46页 |
5.呈现复杂性 | 第46-47页 |
五、探寻初中生情感教育价值的实现策略与方式 | 第47-55页 |
(一)初中生情感教育价值实现的策略 | 第47-49页 |
1.以情感需求为前提 | 第47页 |
2.以情感体验为方式 | 第47-48页 |
3.以回归生活为指向 | 第48-49页 |
4.以认知发展为基础 | 第49页 |
(二)初中生情感教育价值实现的方式 | 第49-55页 |
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情感教育 | 第49-50页 |
2.开展多种形式,丰富情感教育 | 第50-52页 |
3.提高教师素质,保障情感教育 | 第52-53页 |
4.优化教育环境,渲染情感教育 | 第53页 |
5.促进家校合作,巩固情感教育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