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破产法“363条款”破产财产处置制度研究--以克莱斯勒破产重整案为例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克莱斯勒破产重整案案情回顾 | 第9-13页 |
第一节 克莱斯勒破产重整的具体安排 | 第9-11页 |
第二节 克莱斯勒公司担保债权人的异议 | 第11-13页 |
第二章 “363 条款”下的破产财产处置 | 第13-19页 |
第一节 “363 条款”的内涵界定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适用“363 条款”的标准 | 第14-19页 |
一、前提:“363 条款”下可处置的财产范围 | 第14-17页 |
二、“363 条款”的具体适用标准 | 第17-19页 |
第三章 适用“363 条款”的优势 | 第19-21页 |
第四章 适用“363 条款”存在的问题 | 第21-30页 |
第一节 “363 条款”与破产法第十一章 | 第21-22页 |
第二节 “363 条款”与“秘密的重整计划” | 第22-25页 |
一、“秘密的重整计划”的具体内涵 | 第22-24页 |
二、克莱斯勒公司所订立的交易协议 | 第24-25页 |
第三节 破产财产的估值方法 | 第25-27页 |
第四节 “363 条款”与绝对顺位原则 | 第27-29页 |
第五节 破产重整中的政府角色 | 第29-30页 |
第五章 中国破产重整中的债权人权利保护 | 第30-34页 |
第一节 我国的破产重整管理人制度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破产重整的实证分析 | 第31-34页 |
一、雅新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 第31-32页 |
二、雅新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破产重整实证分析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