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管理程序、管理系统论文

工作流管理技术研究

第一章 绪 论第12-3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30页
        1.1.1 工作流管理的本体第12-16页
            1.1.1.1 基本概念第13-15页
            1.1.1.2 过程概念和结构第15页
            1.1.1.3 工作流概念和术语的扩展第15-16页
        1.1.2 工作流管理系统作为独立软件系统第16-25页
            1.1.2.1 COSA第17-18页
            1.1.2.2 FLOWer第18页
            1.1.2.3 Domino Workflow第18-19页
            1.1.2.4 Eastman第19页
            1.1.2.5 Visual Workflo第19页
            1.1.2.6 Forté Conductor第19-20页
            1.1.2.7 Meteor第20页
            1.1.2.8 Mobile第20页
            1.1.2.9 MQSeries/Workflow第20-21页
            1.1.2.10 Staffware第21-22页
            1.1.2.11 Verve Workflow第22页
            1.1.2.12 I-Flow第22页
            1.1.2.13 InConcert第22-23页
            1.1.2.14 ActionWorkflow第23-24页
            1.1.2.15 国内情况第24-25页
        1.1.3 工作流管理与其他应用软件系统的集成第25-30页
            1.1.3.1 工作流管理与CSCW第25-26页
            1.1.3.2 工作流管理与CIMS第26-28页
            1.1.3.3 工作流管理与PDM第28-30页
    1.2 本文工作第30-32页
        1.2.1 研究路线和方法第30页
        1.2.2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第30-32页
第二章 工作流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第32-50页
    2.1 引 言第32页
    2.2 工作流建模及过程描述语言第32-41页
        2.2.1 过程描述语言第32-36页
            2.2.1.1 WPDL & XPDL第32-33页
            2.2.1.2 BPML第33-34页
            2.2.1.3 BPEL4WS第34-35页
            2.2.1.4 过程模型描述语言的比较第35-36页
        2.2.2 工作流建模第36-40页
            2.2.2.1 基于Petri网的建模及分析第36-38页
            2.2.2.2 基于协调理论的建模方法第38-39页
            2.2.2.3 事务工作流建模第39页
            2.2.2.4 协作工作流建模第39-40页
        2.2.3 存在的问题第40-41页
    2.3 工作流实例迁移及运行监控第41-43页
        2.3.1 工作流实例迁移第41-42页
        2.3.2 工作流运行监控第42-43页
        2.3.3 存在的问题第43页
    2.4 访问控制及工作流系统安全第43-50页
        2.4.1 访问控制第44-48页
            2.4.1.1 自主访问控制(DAC)和强制访问控制(MAC)第44-45页
            2.4.1.2 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TBAC)第45页
            2.4.1.3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第45-48页
        2.4.2 工作流系统安全及授权管理第48-49页
        2.4.3 存在的问题第49-50页
第三章 面向生命周期的工作流管理功能建模第50-61页
    3.1 引 言第50页
    3.2 团队角色管理第50-52页
        3.2.1 团队角色管理模型及关系第50-52页
    3.3 生命周期管理第52-54页
        3.3.1 生命周期管理第52页
        3.3.2 生命周期模型要素及关系第52-53页
        3.3.3 生命周期管理的特殊要求第53-54页
    3.4 流程管理第54-58页
        3.4.1 过程建模第54-57页
            3.4.1.1 任务分类第55页
            3.4.1.2 人工活动(AssignedActivity)第55-56页
            3.4.1.3 自动活动(RobotAcrivity)第56-57页
            3.4.1.4 有向连接弧(NodeLink)第57页
        3.4.2 工作流引擎第57-58页
        3.4.3 工作表管理器第58页
    3.5 模型的应用第58-59页
    3.6 小 结第59-61页
第四章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服务框架及协作模型第61-72页
    4.1 引 言第61页
    4.2 服务框架及其应用背景第61-64页
        4.2.1 持久性(Persistence)服务第62页
        4.2.2 版序(Version)服务第62-63页
        4.2.3 资料夹(datafolder)服务第63页
        4.2.4 所有者关系(Ownership)服务第63页
        4.2.5 管理策略( Administrative Policy )第63-64页
    4.3 服务框架实现第64-69页
        4.3.1 持久性(persistence)服务第64-65页
            4.3.1.1 持久性管理第64页
            4.3.1.2 查询第64-65页
        4.3.2 主从关系(Mastered-Iterated)与版序控制(VersionControlled)第65-66页
        4.3.3 资料夹(datafolder)服务第66页
        4.3.4 所有者关系服务第66页
        4.3.5 管理策略第66-69页
            4.3.5.1 访问控制策略(Access control policy)第66-68页
            4.3.5.2 通知策略(Notification Policy)第68页
            4.3.5.3 索引策略(Indexing Policy)第68-69页
    4.4 服务框架的协作关系模型第69-71页
        4.4.1 事件注册(Event Registration)第69-70页
        4.4.2 事件订阅(Event Subscription)第70页
        4.3.5 事件通知(Event Notification)第70-71页
    4.5 小 结第71-72页
第五章 工作流执行服务的实例运行监控模型第72-84页
    5.1 引 言第72页
    5.2 工作流模型及其正确性第72-75页
        5.2.1 工作流模型定义第72-74页
        5.2.2 模型的正确性第74-75页
    5.3 实例状态转换及实例的一致性第75-78页
        5.3.1 活动实例及状态转换第75-76页
        5.3.2 过程实例及状态转换第76页
        5.3.3 过程实例及其一致性约束第76-78页
    5.4 状态转换原语第78-80页
        5.4.1 原语操作第78-80页
    5.5 过程实例的状态转移第80-81页
    5.6 状态转换原语的完备性和一致性第81-82页
        5.6.1 模型正确性第81-82页
        5.6.2 实例一致性第82页
    5.7 小 结第82-84页
第六章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安全和访问控制模型第84-94页
    6.1 引 言第84-85页
    6.2 RCL2000和工作流管理系统授权约束的弱点第85页
        6.2.1 RCL第85页
        6.2.2 Bertino语言的不足第85页
    6.3 基于角色-任务工作流授权约束语言(WAL)的基本元素第85-89页
        6.3.1 工作流系统的授权模型第85-87页
        6.3.2 k阶角色函数第87页
        6.3.3 工作流规格说明与互斥任务第87-89页
    6.4 约束描述语言WAL第89-92页
        6.4.1 WAL的基本元素第89-90页
        6.4.2 WAL的规则第90-92页
            6.4.2.1 约束的规则集第90-91页
            6.4.2.2 规则集的一致性第91-92页
            6.4.2.3 任务的授权角色/用户第92页
    6.4 小 结第92-94页
第七章 工作流管理在PDM系统的集成应用第94-105页
    7.1 背景,问题及方案第94-95页
    7.2 ke/cPDM系统层次结构及技术第95-96页
        7.2.1 基本架构层第95页
        7.2.2 基本管理层第95-96页
        7.2.3 功能模块层第96页
    7.3 ke/cPDM-PLM 体系结构与设计方案第96-102页
        7.3.1 ke/cPDM-PLM 的体系结构第96-97页
        7.3.2 ke/cPDM-PLM 模型与建模第97-99页
        7.3.3 生命周期执行服务第99-102页
            7.3.3.1 运行期模型第99页
            7.3.3.2 主要功能第99-102页
    7.4 ke/cPDM-PLM的应用第102-104页
        7.4.1 ke/cPDM-PLM 系统的功能第102-103页
        7.4.2 ke/cPDM-PLM 系统模板定制第103-104页
    7.5 小 结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References)第105-115页
作者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和参加的项目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摘要第117-119页
Abstract第119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身份犯疑难问题探究
下一篇:我国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