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新三板市场审计风险理论及特点 | 第17-24页 |
2.1 审计风险的基本理论 | 第17-18页 |
2.1.1 审计风险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审计风险的特征 | 第17页 |
2.1.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2 新三板市场概况 | 第18-21页 |
2.2.1 我国新三板市场发展概述 | 第18-20页 |
2.2.2 我国新三板挂牌企业特点 | 第20-21页 |
2.3 新三板市场审计特点 | 第21-24页 |
2.3.1 审计业务的关注度高 | 第21-22页 |
2.3.2 审计风险大 | 第22页 |
2.3.3 审计工作难度大、运作机制复杂 | 第22-24页 |
第3章 新三板市场审计风险原因分析 | 第24-31页 |
3.1 新三板审计风险现状 | 第24页 |
3.2 被审计单位的原因 | 第24-27页 |
3.2.1 管理层造假动机强烈 | 第24-25页 |
3.2.2 独立性存在缺陷 | 第25-26页 |
3.2.3 财务不规范 | 第26页 |
3.2.4 内部控制薄弱 | 第26-27页 |
3.2.5 经营风险 | 第27页 |
3.3 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 第27-29页 |
3.3.1 审计缺乏独立性 | 第27-28页 |
3.3.2 未能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 第28-29页 |
3.3.3 审计人员素质有待进步 | 第29页 |
3.4 外部环境原因 | 第29-31页 |
3.4.1 监管机制不健全,惩罚力度不够 | 第29-30页 |
3.4.2 民事责任制度不健全 | 第30-31页 |
第4章 应对新三板市场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 | 第31-40页 |
4.1 针对被审计单位原因的应对对策 | 第31-33页 |
4.1.1 关联交易的审计风险控制策略 | 第31页 |
4.1.2 独立性不足的审计风险控制策略 | 第31-32页 |
4.1.3 经营风险下的审计风险控制策略 | 第32页 |
4.1.4 内部控制不规范的审计风险控制对策 | 第32-33页 |
4.2 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对对策 | 第33-37页 |
4.2.1 增强审计机构及人员的独立性 | 第33-34页 |
4.2.2 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系统 | 第34-35页 |
4.2.3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 第35-37页 |
4.3 针对外部环境的应对对策 | 第37-40页 |
4.3.1 完善新三板市场的相关制度 | 第37-38页 |
4.3.2 完善新三板审计监管体系 | 第38页 |
4.3.3 加大惩罚力度,健全挂牌审计的民事赔偿机制 | 第38-40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 | 第40-47页 |
5.1 参仙源参业股份有限公司案件简介 | 第40-42页 |
5.2 参仙源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42-44页 |
5.2.1 被审计单位的原因 | 第42-44页 |
5.2.2 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 第44页 |
5.3 应对审计风险控制对策 | 第44-47页 |
5.3.1 有效实施分析性程序 | 第45页 |
5.3.2 加强关联方审计 | 第45-46页 |
5.3.3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