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机制探讨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中国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概述 | 第9-14页 |
一、职务犯罪的界定 | 第9页 |
二、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 | 第9-11页 |
(一) 犯罪主体的特定性 | 第10页 |
(二) 犯罪行为的隐蔽性 | 第10页 |
(三) 犯罪客体的特殊性 | 第10-11页 |
(四) 犯罪责任的复杂性 | 第11页 |
三、职务犯罪侦查权 | 第11-14页 |
(一)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内容 | 第11页 |
(二) 职务犯罪侦查权的特征 | 第11-12页 |
(三) 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中国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的基本理论 | 第14-19页 |
一、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的基本涵义 | 第14-15页 |
(一) 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一致性 | 第14页 |
(二) 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形式的多样性 | 第14页 |
(三) 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内容的双重性 | 第14页 |
(四) 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目的的特殊性 | 第14-15页 |
二、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的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一) 权力制衡理论 | 第15-16页 |
(二) 人权保障理论 | 第16页 |
(三) 程序正义理论 | 第16页 |
(四) 诉讼效率理论 | 第16-17页 |
三、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的意义 | 第17-19页 |
(一) 有利于保障侦查活动的规范性 | 第17-18页 |
(二) 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 | 第18页 |
(三) 有利于推进检察机关司法改革的进程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中国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 第19-26页 |
一、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机制的现状 | 第19-22页 |
(一) 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内部监督机制 | 第19-20页 |
(二) 职务犯罪侦查权外部监督机制 | 第20-22页 |
二、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一) 职务犯罪侦查权内部监督机制的缺陷 | 第22-23页 |
(二) 职务犯罪侦查权外部监督机制的缺陷 | 第23-26页 |
第四章 中国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机制的完善 | 第26-39页 |
一、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的内部完善 | 第26-32页 |
(一) 侦监部门的监督 | 第26-27页 |
(二) 公诉部门的监督 | 第27-29页 |
(三) 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的监督机制 | 第29-31页 |
(四) 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 | 第31-32页 |
二、职务犯罪侦查监督的外部完善 | 第32-39页 |
(一) 人大监督制度 | 第32-33页 |
(二) 人民监督员制度 | 第33-34页 |
(三) 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的监督机制 | 第34-36页 |
(四) 人民法院的制约作用 | 第36-37页 |
(五) 全程录音录像制度 | 第37页 |
(六) 社会监督机制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