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文献回顾 | 第15-33页 |
一、多孔钛合金的设计意义和制备方法 | 第15-20页 |
二、钛合金表面改性的意义和方法 | 第20-24页 |
三、等离子喷涂HA技术 | 第24-33页 |
实验一 羊股骨缺损修复多孔钛合金植入物的制备 | 第33-42页 |
1 引言 | 第33-35页 |
2 材料 | 第35页 |
3 原理和方法 | 第35-37页 |
3.1 电子束熔融技术(EBM)原理 | 第35页 |
3.2 多孔钛合金植入棒的设计制备 | 第35-36页 |
3.3 多孔钛合金植入棒的结构学特征检测 | 第36-37页 |
3.4 多孔钛合金植入棒的力学性能检测 | 第37页 |
4 结果 | 第37-39页 |
4.1 外部形态 | 第37页 |
4.2 孔隙结构和参数 | 第37页 |
4.3 力学性能 | 第37-39页 |
5 讨论 | 第39-40页 |
6 结论 | 第40-42页 |
实验二 多孔钛合金植入物的表面生物改性 | 第42-54页 |
1 引言 | 第42-43页 |
2 材料 | 第43-44页 |
3 原理与方法 | 第44-47页 |
3.1 多孔钛合金植入棒表面等离子喷涂HA涂层 | 第44-45页 |
3.2 多孔钛植入棒表面喷涂HA涂层的检测 | 第45-46页 |
3.3 统计学分析 | 第46-47页 |
4 结果 | 第47-51页 |
4.1 材料表面形态 | 第47页 |
4.2 表面元素分析 | 第47-48页 |
4.3 表面粗糙度 | 第48-51页 |
5 讨论 | 第51-52页 |
6 结论 | 第52-54页 |
实验三 表面喷涂HA的多孔钛合金植入棒对于骨修复的作用 | 第54-75页 |
1 引言 | 第54-56页 |
2 材料 | 第56-57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56页 |
2.2 实验设备及器械 | 第56页 |
2.3 实验试剂 | 第56页 |
2.4 植入材料 | 第56-57页 |
3 方法 | 第57-62页 |
3.1 动物实验设计 | 第57页 |
3.2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57-59页 |
3.3 X射线检测 | 第59-60页 |
3.4 大体观察 | 第60页 |
3.5 Micro-CT检测 | 第60页 |
3.6 组织学检测 | 第60-61页 |
3.7 统计学处理 | 第61-62页 |
4 结果 | 第62-71页 |
4.1 X线影像学结果 | 第62页 |
4.2 大体观察结果 | 第62-64页 |
4.3 Micro-CT结果 | 第64-65页 |
4.4 组织学结果 | 第65-66页 |
4.5 组织计量学结果 | 第66-71页 |
5 讨论 | 第71-74页 |
5.1 大动物骨缺损模型的建立 | 第71页 |
5.2 小尾寒羊麻醉方法的选择 | 第71页 |
5.3 多孔钛合金复合HA涂层在体内的骨长入及骨整合评价 | 第71-74页 |
6 结论 | 第74-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95页 |
个人简介和研究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