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英文缩写词简表 | 第12-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1 植物miRNA的研究进展 | 第13-23页 |
1.1.1 植物miRNA的发现 | 第13页 |
1.1.2 植物miRNA的形成 | 第13-14页 |
1.1.3 植物miRNA的作用机制 | 第14-15页 |
1.1.4 miRNA与植物发育 | 第15-21页 |
1.1.5 植物miRNA与靶基因 | 第21-23页 |
1.2 种子老化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1.2.1 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 第23-25页 |
1.2.2 与种子生命活动相关的miRNA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6-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7页 |
2.1 材料 | 第27-29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7页 |
2.1.2 仪器与设备 | 第27-28页 |
2.1.3 试剂和试剂盒 | 第28页 |
2.1.4 生物信息学分析所需软件及数据库 | 第28-29页 |
2.1.5 引物序列 | 第29页 |
2.2 方法 | 第29-37页 |
2.2.1 潮霉素抗性法筛选水稻转基因种子 | 第29-30页 |
2.2.2 水稻转基因种子的分子鉴定 | 第30-31页 |
2.2.3 水稻种子的老化处理 | 第31-32页 |
2.2.4 水稻种子萌发率的测定 | 第32页 |
2.2.5 水稻种子电导率的测定 | 第32页 |
2.2.6 miR164c和miR168a表达量的RTq PCR检测 | 第32-35页 |
2.2.7 miR164c和miR168a的靶m RNA表达量的RTq PCR检测 | 第35-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50页 |
3.1 水稻Kasalath的miR164c和miR168a沉默或过表达转基因株系鉴定 | 第37-39页 |
3.1.1 潮霉素抗性鉴定 | 第37-38页 |
3.1.2 转基因水稻T3代种子的分子鉴定 | 第38-39页 |
3.2 水稻Kasalath的miR164C和miR168a过表达或沉默转基因种子耐老化能力的比较 | 第39-41页 |
3.2.1 自然贮藏条件下种子活力的变化 | 第39页 |
3.2.2 人工老化条件下种子耐老化能力的差异 | 第39-40页 |
3.2.3 人工老化条件下不同类型转基因种子电导率的变化与差异 | 第40-41页 |
3.3 miR164c和miR168a的表达与水稻种子活力的关系 | 第41-42页 |
3.4 miR164c和miR168a的靶mRNA表达与水稻种子活力关系 | 第42-50页 |
3.4.1 miR164c和miR168a的靶mRNA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2-45页 |
3.4.2 miR164c的靶基因PM27在不同活力种子中的表达量差异 | 第45-47页 |
3.4.3 miR168a的靶基因PTR2和AGO1在不同活力种子中的表达量差异 | 第47-50页 |
4 讨论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