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综述一 冠心病痰热证的文献记载与研究 | 第10-16页 |
1 中医古籍对于冠心病痰热证的记载 | 第10-11页 |
2 近现代文献对于冠心病痰热证的记载 | 第11-12页 |
3 冠心病痰热证的相关临床研究 | 第12-13页 |
4 冠心病痰热证与其现代发病因素的相关性 | 第13-16页 |
综述二 清心化痰法治疗冠心病痰热证的立论依据 | 第16-21页 |
1 冠心病中医证候特点的转变是立法前提 | 第16-17页 |
2 心主血脉神明论是清心化痰法的中医立论基础 | 第17-18页 |
3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与冠心病及痰热证的关系是立法的西医基础 | 第18-20页 |
4 清心化痰药物对自主神经具有调节作用 | 第20-21页 |
综述三 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 第21-24页 |
1 病例系列研究的概念与沿革 | 第21页 |
2 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案设计 | 第21-22页 |
3 病例系列研究的报告撰写与质量评价 | 第22-23页 |
4 病例系列研究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4-39页 |
前言 | 第24-26页 |
临床资料 | 第26-28页 |
1 病例来源 | 第26页 |
2 诊断标准 | 第26-27页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6页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第26-27页 |
3 纳入标准 | 第27页 |
4 排除标准 | 第27页 |
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第27-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1 研究方案 | 第28页 |
2 治疗方案 | 第28页 |
2.1 西医基础用药 | 第28页 |
2.2 连夏宁心方 | 第28页 |
3 观察指标 | 第28页 |
3.1 疗效性观察 | 第28页 |
3.2 安全性观察 | 第28页 |
3.3 依从性观察 | 第28页 |
4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8-29页 |
4.1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 第28-29页 |
4.2 生存质量疗效判定标准 | 第29页 |
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研究结果 | 第30-39页 |
1 纳入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 第30-32页 |
1.1 性别和年龄分布 | 第30页 |
1.2 疾病诊断分类情况 | 第30页 |
1.3 西医基础用药情况 | 第30-31页 |
1.4 合并病分析 | 第31页 |
1.5 主要症状分布情况 | 第31-32页 |
2 疗效分析 | 第32-37页 |
2.1 中医症状总记分比较 | 第32-33页 |
2.2 各单项中医症状记分比较 | 第33-34页 |
2.3 中医症状总疗效 | 第34-35页 |
2.4 各单项中医症状疗效 | 第35-36页 |
2.5 西雅图量表改善情况 | 第36-37页 |
3 安全性观测 | 第37页 |
4 依从性观测 | 第37页 |
5 典型病例 | 第37-39页 |
讨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48页 |
附表 | 第48-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