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刀治疗老年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文献综述 非特异性下腰痛诊疗进展 | 第13-31页 |
1 概述 | 第13页 |
2 流行病学特点 | 第13页 |
3 NLBP的病因 | 第13页 |
4 NLBP的诊断 | 第13-14页 |
5 NLBP的治疗 | 第14-22页 |
6 NLBP评估 | 第22页 |
7 结论 | 第22-24页 |
引用文献 | 第24-31页 |
前言 | 第31-33页 |
临床资料 | 第33-38页 |
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3-38页 |
2.1 病例来源 | 第33页 |
2.2 病例诊断标准 | 第33页 |
2.3 病例纳入标准 | 第33-34页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第34页 |
2.5 剔除病例标准 | 第34页 |
2.6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2.7 治疗方法 | 第35-36页 |
2.8 观察指标 | 第36-37页 |
2.9 统计学分析 | 第37-38页 |
研究结果 | 第38-48页 |
1 一般情况统计结果 | 第38页 |
1.1 年龄性别 | 第38页 |
1.2 既往病史 | 第38页 |
2 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统计结果 | 第38-43页 |
2.1 VAS评分对比 | 第38-40页 |
2.2 腰椎JOA评分对比 | 第40-41页 |
2.3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比 | 第41-43页 |
3 临床疗效比较 | 第43-44页 |
3.1 治疗后VAS评分临床疗效比较 | 第43-44页 |
3.2 治疗后JOA评分临床疗效比较 | 第44页 |
3.3 治疗后ODI评分临床疗效比较 | 第44页 |
4 筋结分布情况 | 第44-48页 |
4.1 总体分布 | 第45页 |
4.2 不同性别分布 | 第45页 |
4.3 筋结点数出现频次 | 第45-47页 |
4.4 解剖学定位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53页 |
1 NLBP西医研究概况 | 第48页 |
2 腰痛中医病因 | 第48-49页 |
2.1 肾虚腰痛 | 第48-49页 |
2.2 外邪致痛 | 第49页 |
2.3 外伤及血瘀气滞 | 第49页 |
2.4 经络病变 | 第49页 |
3 经筋原理及经筋刀概况 | 第49-50页 |
4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4.1 VAS评分资料前后对比 | 第50页 |
4.2 腰椎JOA评分对比 | 第50-51页 |
4.3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比 | 第51页 |
4.4 筋结分布情况 | 第51-52页 |
4.5 关于经筋刀治疗的优点及体会 | 第52页 |
4.6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52页 |
4.7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