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9页 |
1.1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1.1 我国土壤砷污染状况 | 第12页 |
1.1.2 我国中轻度砷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现状 | 第12-13页 |
1.1.3 作物对砷的吸收和代谢机制 | 第13-14页 |
1.1.4 砷低吸收作物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1.5 砷低吸收作物的筛选方法 | 第16-17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7-18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2.1.1 试验对象 | 第19页 |
2.1.2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2.2.1 蔬菜育苗 | 第20页 |
2.2.2 土培方法筛选砷低吸收蔬菜 | 第20-21页 |
2.2.3 水培方法筛选砷低吸收蔬菜品种 | 第21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旺盛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含砷营养液培养对作物吸收砷的影响比较 | 第23-36页 |
3.1 水培试验条件下砷对生菜和苋菜生长的影响 | 第23-27页 |
3.1.1 砷对生菜和苋菜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 第23-25页 |
3.1.2 砷对生菜和苋菜地下部生长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 水培试验生菜和苋菜对砷耐性的大小比较 | 第27-28页 |
3.3 旺盛生长期和全生育期水培试验生菜和苋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砷含量 | 第28-32页 |
3.3.1 旺盛生长期和全生育期水培试验生菜和苋菜地上部砷含量 | 第28-29页 |
3.3.2 旺盛生长期和全生育期水培试验生菜和苋菜地下部砷含量及转移系数 | 第29-32页 |
3.4 旺盛生长期和全生育期水培试验生菜和苋菜砷低吸收品种筛选结果比较 | 第32-33页 |
3.5 讨论 | 第33-34页 |
3.6 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不同品种作物对轻度砷污染土壤中砷吸收的差异比较 | 第36-43页 |
4.1 土壤砷污染对生菜和苋菜生长的影响 | 第36-38页 |
4.1.1 土壤砷污染对生菜和苋菜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 第36-37页 |
4.1.2 土壤砷污染对生菜和苋菜地下部生长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 土培试验生菜和苋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砷含量 | 第38-40页 |
4.2.1 生菜和苋菜地上部砷含量 | 第38-39页 |
4.2.2 生菜和苋菜地下部砷含量及转移系数 | 第39-40页 |
4.3 讨论 | 第40-41页 |
4.4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短期吸收法和利用磷含量筛选砷低吸收作物的可行性探究 | 第43-50页 |
5.1 短期吸收试验生菜和苋菜不同品种地上部砷含量 | 第43-44页 |
5.2 磷砷含量关系及通过磷含量指标筛选砷低吸收作物的可行性 | 第44-47页 |
5.2.1 生菜地上部和种子中磷含量与地上部砷含量关系 | 第44-46页 |
5.2.2 苋菜地上部和种子中磷含量与地上部砷含量关系 | 第46-47页 |
5.3 讨论 | 第47-49页 |
5.4 结论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50-52页 |
6.1 全文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6.2 问题 | 第51页 |
6.3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