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事会代表诉讼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监事会代表诉讼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2-25页 |
(一)监事会代表诉讼案例及其分析 | 第12-13页 |
1、监事会代表诉讼争议案例 | 第12-13页 |
2、监事会代表诉讼案例分析 | 第13页 |
(二)监事会代表诉讼制度的相关界定 | 第13-15页 |
1、监事会诉讼代表权的含义 | 第13-14页 |
2、公司内部机构间诉讼与公司机构代表诉讼之辨析 | 第14-15页 |
(三)我国监事会代表诉讼制度的立法沿革 | 第15-17页 |
(四)监事会代表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制度价值 | 第17-25页 |
1、监事会代表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监事会诉讼代表制度的功能价值 | 第21-25页 |
二、监事会代表诉讼制度之比较法分析 | 第25-36页 |
(一)域外立法例 | 第25-30页 |
1、德国 | 第25-27页 |
2、日本、韩国 | 第27-29页 |
3、我国台湾地区 | 第29-30页 |
(二)域外监事会代表诉讼制度的借鉴意义 | 第30-36页 |
1、监事会对外享有公司代表权 | 第31-32页 |
2、监事会代表诉讼的诉讼当事人 | 第32-33页 |
3、监事会代表诉讼的诉讼决议机关 | 第33-35页 |
4、监事会代表诉讼的行使方式 | 第35-36页 |
三、我国监事会代表诉讼制度之完善 | 第36-49页 |
(一)我国监事会代表诉讼制度的适用困境 | 第36-40页 |
1、监事会公司代表权制度不完善 | 第36-37页 |
2、监事会代表诉讼缺少具体实施程序 | 第37-39页 |
3、监事会代表诉讼的适用范围过于狭窄 | 第39页 |
4、监事会代表诉讼缺少相关配套措施 | 第39-40页 |
(二)我国监事会代表诉讼制度之完善建议 | 第40-49页 |
1、完善监事会之公司代表权 | 第40-41页 |
2、完善监事会代表诉讼的具体实施程序 | 第41-44页 |
3、扩大监事会代表诉讼的适用范围 | 第44-46页 |
4、增加监事会代表诉讼的相关配套措施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