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脑电技术的图像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图像显示技术的发展第8-9页
    1.2 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第9-16页
        1.2.1 主观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10-12页
        1.2.2 客观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12-15页
        1.2.3 脑电技术在图像质量评价领域的应用第15-16页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6页
    1.4 论文结构和工作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脑电测量与测试图像准备第18-34页
    2.1 脑电技术基础第18-24页
        2.1.1 脑电技术的发展第18-19页
        2.1.2 事件相关电位第19-20页
        2.1.3 脑电实验数据分析流程第20-24页
    2.2 测试图像准备第24-33页
        2.2.1 色度学基础知识第24-30页
        2.2.2 测试图像处理流程第30-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图像属性对图像质量影响的主观评价第34-44页
    3.1 实验设置第34-36页
        3.1.1 实验方法第34页
        3.1.2 测试图像第34-36页
        3.1.3 实验器材与参与人员第36页
    3.2 实验结果第36-42页
        3.2.1 色饱和度单独改变第37-38页
        3.2.2 白场亮度单独改变第38-39页
        3.2.3 色饱和度和白场亮度同时改变第39-40页
        3.2.4 细节层次感单独变化第40-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色饱和度和白场亮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第44-54页
    4.1 实验设置第44-46页
        4.1.1 实验流程第44-45页
        4.1.2 实验器材与参与人员第45-46页
    4.2 实验结果第46-53页
        4.2.1 电极选择第46-47页
        4.2.2 P300实验结果第47-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色饱和度和白场亮度共同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第54-58页
    5.1 实验设置第54页
    5.2 实验结果第54-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细节层次感(CR)改变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第58-64页
    6.1 实验设置第58页
    6.2 实验结果第58-61页
    6.3 本章小结第61-64页
第七章 串扰现象对三维显示图像质量的影响第64-68页
    7.1 三维显示中的串扰问题第64-65页
    7.2 实验设计第65-66页
        7.2.1 实验参与人员第65页
        7.2.2 实验流程第65页
        7.2.3 实验设备第65-66页
        7.2.4 数据分析第66页
    7.3 实验结果第66-67页
    7.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第68-70页
    8.1 总结第68页
    8.2 展望第68-70页
致谢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DFD方法的含石墨烯典型结构光电特性研究
下一篇:ICU患者睡眠障碍的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