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5页 |
·LED 及驱动和控制器所要符合的标准 | 第15-17页 |
·与LED 照明产品有关的国家标准 | 第15-16页 |
·与LED 照明产品有关的IEC 标准 | 第16-17页 |
·当前国内外LED 驱动电源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LED发光原理及相关参量对驱动的技术要求 | 第19-38页 |
·LED 发光原理 | 第19-20页 |
·LED 电气特性 | 第20-24页 |
·LED 电学特性 | 第20-23页 |
·LED C-V 特性 | 第23页 |
·最大允许功耗Pmax | 第23-24页 |
·响应时间 | 第24页 |
·LED 光学特性 | 第24-31页 |
·发光强度及其半值角分布 | 第24-25页 |
·发光峰值波长及其光谱分布 | 第25-26页 |
·光通量 | 第26-27页 |
·发光效率和光谱光效效率 | 第27-30页 |
·发光亮度 | 第30页 |
·寿命 | 第30-31页 |
·热学特性 | 第31-33页 |
·LED 对其驱动电源技术要求 | 第33-37页 |
·LED 驱动方式 | 第33-35页 |
·驱动电源技术要求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LED之驱动电源原理 | 第38-70页 |
引言 | 第38页 |
·LED 之驱动电源常用DC-DC 变换拓扑 | 第38-42页 |
·BUCK 变换器电路 | 第38页 |
·BUCK 工作原理 | 第38-39页 |
·工作模式 | 第39-42页 |
·BOOST 升压变换器 | 第42-46页 |
·工作原理 | 第42-43页 |
·工作模式 | 第43-46页 |
·准谐振反激式拓扑电路 | 第46-51页 |
·反激变换器基本原理 | 第46-48页 |
·开关准谐振变换器和零电压开关准谐振变换器 | 第48-51页 |
·LLC 谐振转换器 | 第51-68页 |
·LLC 谐振转换器工作原理 | 第52页 |
·LLC 谐振各种转换器特性 | 第52页 |
·LLC 电路分析与模型 | 第52-62页 |
·LLC 转换器的运行 | 第62-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实际案例设计(绿色准谐振反激拓扑) | 第70-96页 |
·能源之星标准 | 第70-71页 |
·电源工作时平均效率 | 第70页 |
·电源空载时待机功耗要求 | 第70-71页 |
·输入电路设计 | 第71-74页 |
·输入保险丝参数确认 | 第71页 |
·浪涌电流抑制电路 | 第71-72页 |
·防雷电路设计 | 第72页 |
·整流电路参数确认 | 第72页 |
·EMI 电路设计 | 第72-74页 |
·APFC 电路设计 | 第74-78页 |
·连续模式的基本关系 | 第74-76页 |
·临界连续Boost 电感设计 | 第76-78页 |
·主拓扑架构电路设计 | 第78-85页 |
·绿色模式准谐振反激拓扑控制IC(FAN6921)功能介绍 | 第78-81页 |
·案例实际电路图 | 第81页 |
·IC PFC 阶段电路参数设计 | 第81-83页 |
·辅助绕组的设计 | 第83-84页 |
·VIN 和V O, PFC 取样电路的设计 | 第84-85页 |
·PFC 感应电流取样电阻的计算 | 第85-86页 |
·PFC 输出电容容值确认 | 第86-87页 |
·PFC 补偿网络设计 | 第86-87页 |
·次级反射电压的确认 | 第87页 |
·主变压器设计 | 第87-89页 |
·谷底检测电路设计 | 第89-90页 |
·反馈电路的设计 | 第90-91页 |
·样机测试波形图 | 第91-95页 |
·LED 驱动电源可靠性对策 | 第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五章 LED调光及控制技术 | 第96-100页 |
·LED 灯控制技术与应用 | 第96-99页 |
·LED 调光的方式 | 第96-97页 |
·应用实例 | 第97-99页 |
·LED 灯具控制系统 | 第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结论 | 第100-101页 |
展望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附表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