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3-18页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第14-16页
        1. 研究现状第14-16页
            (1)关于儒家德育思想第14-15页
            (2)关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研究第15页
            (3)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第15-16页
        2. 研究趋势第16页
    (三)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6-17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6页
        2. 比较研究法第16-17页
        3. 综合研究法第17页
    (四)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第17-18页
        1.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7页
        2. 论文存在的不足第17-18页
第一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概述第18-28页
    (一)历史背景第18页
    (二)代表人物及理论来源第18-20页
        1. 孔子的性相近论第19页
        2. 孟子的性善论第19-20页
        3. 荀子的性恶论第20页
        4. 《六经》中包含的德育思想第20页
    (三)主要思想主张第20-27页
        1. 先秦儒家关于治国理念的学说第21-23页
            (1)为政以“德”第21页
            (2)倡导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第21-22页
            (3)严格遵循“礼”的社会关系第22-23页
        2. 先秦儒家关于品德修养的学说第23-24页
            (1)关于“仁”的理论主张第23页
            (2)关于“义”的理论主张第23-24页
            (3) 关于“孝”的理论主张第24页
        3. 先秦儒家关于教育方面的学说第24-27页
            (1) 教育者的施教方法第24-26页
                1)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第24-25页
                2) 身教示范法第25页
                3) 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法第25-26页
            (2) 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第26-27页
                1)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第26页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26-27页
    (四)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重要意义第27-28页
第二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第28-33页
    (一)强烈的政治性第28-29页
    (二)内容的相通性第29-30页
        1. 治国理念第29页
        2. 道德修养第29页
        3. 教育理念第29-30页
    (三)取向的人本性第30-31页
    (四)方法的相似性第31-33页
        1. 实事求是的原则第31页
        2. 因材施教的原则第31页
        3. 循序渐进原则第31-32页
        4. 平等待人原则第32页
        5. 环境陶冶法第32-33页
第三章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第33-36页
    (一)取得的成绩第33页
        1. 健全和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第33页
        2.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第33页
        3.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基本良好第33页
    (二)存在的不足第33-36页
        1. “思想教育工作”与“政治工作”相分离第33-34页
        2. 重知识、轻人文第34页
        3. 重“学、考”,轻“思、行”第34页
        4. 重“言传”,轻“身教”第34-35页
        5.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节第35-36页
第四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第36-42页
    (一)以“德治”理念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功能第36-37页
        1. 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第36-37页
        2. 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在公共课中的比重第37页
    (二)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自我教育第37-38页
        1. 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第37-38页
        2. 善于自我反省,自觉指导实践第38页
    (三)理论灌输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第38-39页
        1. 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实证调研第38页
        2. 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活动第38-39页
    (四)发挥家庭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第39-40页
        1. 提高家长素质,发挥以身示范功能第39页
        2.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第39-40页
        3. 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第40页
    (五)完善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把控第40-42页
        1. 实现课程设置的多样化第40页
        2. 努力实现教师的固定化第40-41页
        3. 制定针对性的创新措施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作者简历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研究--以北京市G社区为例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