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研究--以溱潼古镇旅游服务区为例
上篇:实践项目文本图纸 | 第4-28页 |
下篇:工程设计研究报告 | 第28-87页 |
摘要 | 第29-30页 |
ABSTRACT | 第3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33-4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33-34页 |
1.1.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与不足 | 第33页 |
1.1.2 城市设计在控规层面的介入与渗透 | 第33页 |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33-34页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第34-35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34页 |
1.2.2 实证对象 | 第34页 |
1.2.3 相关概念 | 第34-35页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第35-40页 |
1.3.1 国内外历史城镇与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现状 | 第35-36页 |
1.3.2 国外城市设计导则的由来与演变 | 第36-39页 |
1.3.3 国内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 | 第39-40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40页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40-43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40-41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41-42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42-43页 |
第二章 历史镇区发展态势与规划控制概况 | 第43-48页 |
2.1 历史镇区资源与功能特征 | 第43-45页 |
2.1.1 历史镇区资源特征 | 第43-44页 |
2.1.2 历史镇区的功能特征 | 第44-45页 |
2.2 历史镇区发展现状与需求 | 第45-47页 |
2.2.1 历史镇区发展现状 | 第45-46页 |
2.2.2 历史镇区保护与发展需求 | 第46-47页 |
2.3 历史镇区现行规划与不足 | 第47页 |
2.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历史镇区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框架与控制体系 | 第48-62页 |
3.1 历史镇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界定 | 第48-50页 |
3.1.1 历史镇区城市设计导则的价值基础 | 第48-49页 |
3.1.2 历史镇区城市设计导则的地位与作用 | 第49页 |
3.1.3 历史镇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特殊性与必要性 | 第49-50页 |
3.2 历史镇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目的与原则 | 第50-51页 |
3.2.1 历史镇区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目的 | 第50页 |
3.2.2 历史镇区城市设计导则构建原则 | 第50-51页 |
3.3 历史镇区城市设计导则体系构建 | 第51-61页 |
3.3.1 总则 | 第51-52页 |
3.3.2 通则 | 第52-59页 |
3.3.3 图则 | 第59-61页 |
3.4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溱潼古镇旅游服务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 | 第62-83页 |
4.1 溱潼古镇发展历程与空间演变 | 第62页 |
4.2 溱潼古镇旅游服务区现状特征 | 第62-65页 |
4.3 溱潼古镇旅游服务区历史文化价值 | 第65-66页 |
4.3.1 物质文化遗产 | 第65页 |
4.3.2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65-66页 |
4.4 原有规划与实施困境 | 第66-67页 |
4.4.1 原有规划要求 | 第66-67页 |
4.4.2 规划实施困境 | 第67页 |
4.5 保护与发展问题解析 | 第67-68页 |
4.6 溱潼古镇旅游服务区城市设计概述 | 第68-71页 |
4.6.1 整体保护控制 | 第68页 |
4.6.2 土地功能布局 | 第68页 |
4.6.3 空间格局调整 | 第68-69页 |
4.6.4 建筑建造 | 第69页 |
4.6.5 景观环境营造 | 第69页 |
4.6.6 交通活动引导 | 第69-70页 |
4.6.7 环境风貌协调 | 第70页 |
4.6.8 生态环境保护 | 第70页 |
4.6.9 服务设施完善 | 第70-71页 |
4.7 溱潼古镇旅游服务区城市设计导则 | 第71-82页 |
4.7.1 总则 | 第71-72页 |
4.7.2 通则 | 第72-81页 |
4.7.3 图则 | 第81-82页 |
4.8 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鸣谢 | 第87-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