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基础科学论文--水力学论文--水力机械水力学论文

平面S形轴伸泵装置水力特性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11-13页
1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页
    1.2 泵装置三维数值模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S形轴伸泵装置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2 三维紊流数值模拟基本理论第18-25页
    2.1 紊流数值模拟控制方程及模拟方法第18-21页
        2.1.1 紊流数值模拟控制方程第18页
        2.1.2 紊流数值模拟方法第18-19页
        2.1.3 紊流模型第19-21页
        2.1.4 三维紊流数值模拟软件介绍第21页
    2.2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第21-22页
    2.3 网格划分第22-23页
        2.3.1 网格的类型第22-23页
        2.3.2 网格的生成第23页
    2.4 边界条件第23-25页
        2.4.1 入口边界条件第23页
        2.4.2 出口边界条件第23页
        2.4.3 壁面边界条件第23-24页
        2.4.4 对称面设置第24页
        2.4.5 域交界面设置第24-25页
3 平面S形前置轴伸泵装置水力特性分析第25-36页
    3.1 泵装置数值模拟方法第25-27页
        3.1.1 模型参数及几何建模第25页
        3.1.2 网格划分第25-27页
        3.1.3 计算参数选择第27页
        3.1.4 边界条件设置第27页
        3.1.5 求解计算第27页
    3.2 进水流道水力特性分析第27-30页
        3.2.1 内部流动特性分析第27-28页
        3.2.2 流道出口轴向流速均匀度及流道水力损失分布分析第28-30页
    3.3 出水流道水力特性分析第30-34页
        3.3.1 内部流动特性分析第30-31页
        3.3.2 导叶出口截面环量及流道水力损失分析第31-32页
        3.3.3 典型截面流动特性分析第32-34页
    3.4 装置能量性能预测第34-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平面S形后置轴伸泵装置水力特性分析第36-50页
    4.1 泵装置数值模拟方法第36-38页
        4.1.1 模型参数及几何建模第36页
        4.1.2 网格划分第36-37页
        4.1.3 计算参数选择第37-38页
        4.1.4 边界条件设置第38页
        4.1.5 求解计算第38页
    4.2 进水流道水力特性分析第38-40页
        4.2.1 内部流动特性分析第38-39页
        4.2.2 流道出口流速均匀度及水力损失分布分析第39-40页
    4.3 出水流道水力特性分析第40-43页
        4.3.1 内部流动特性分析第40-41页
        4.3.2 导叶、弯管出口截面环量及流道水力损失分析第41页
        4.3.3 典型截面流动特性分析第41-43页
    4.4 装置能量性能预测第43页
    4.5 前置与后置轴伸泵装置水力特性比较第43-48页
        4.5.1 装置导叶出口环量比较第43-45页
        4.5.2 装置叶轮进口速度分布比较第45页
        4.5.3 装置进出水流道水力损失比较第45-46页
        4.5.4 装置能量性能比较与模型试验类比第46-48页
    4.6 出水弯管与出水等效管水力特性比较第48-49页
    4.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副导叶对平面S形轴伸泵装置水力特性的影响第50-69页
    5.1 副导叶对平面S形前置轴伸泵装置水力特性的影响第51-63页
        5.1.1 相同位置不同形状副导叶方案出水流道流态分析第52-58页
        5.1.2 各方案装置效率及出水流道水力损失对比第58-59页
        5.1.3 相同形状不同位置副导叶方案出水流道流态分析第59-63页
    5.2 副导叶对平面S形后置轴伸泵装置水力特性的影响第63-68页
    5.3 本章小结第68-6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6.1 结论第69页
    6.2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陈云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下一篇: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参数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