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导论 | 第12-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7页 |
·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简要评述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18页 |
2.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 | 第18-24页 |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 | 第18-19页 |
·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 | 第19页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 | 第19-24页 |
·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险 | 第20-21页 |
·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 | 第21-22页 |
·失地农民的生活救助 | 第22页 |
·失地农民的就业 | 第22-24页 |
3. 现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 | 第24-34页 |
·嘉兴模式 | 第24-27页 |
·嘉兴模式的形成及发展 | 第24-26页 |
·嘉兴模式的特点 | 第26-27页 |
·上海镇保模式 | 第27-29页 |
·上海镇保模式的形成及发展 | 第27-28页 |
·上海镇保模式的特点 | 第28-29页 |
·成都模式 | 第29-32页 |
·成都模式的形成及发展 | 第29-31页 |
·成都模式的特点 | 第31-32页 |
·西安模式 | 第32-34页 |
·西安模式的形成及发展 | 第32-34页 |
·西安模式的特点 | 第34页 |
4. 现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比较 | 第34-43页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目标导向 | 第34-36页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运行机制 | 第36-39页 |
·保障对象 | 第36-37页 |
·保障项目比较 | 第37-38页 |
·保障水平比较 | 第38-39页 |
·启示 | 第39页 |
·资金筹集与管理 | 第39-41页 |
·现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5.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初步构想 | 第43-49页 |
·指导思想 | 第43页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构建原则 | 第43-45页 |
·城乡一体化的原则 | 第44页 |
·责任共担政府主导原则 | 第44-45页 |
·相对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 | 第45页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设计 | 第45-49页 |
·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 | 第46-47页 |
·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设计 | 第47-49页 |
·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和就业后的失业保障 | 第49页 |
6.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配套措施 | 第49-54页 |
·规范征地行为 | 第49-51页 |
·提高征地补偿和安置标准 | 第49-50页 |
·改革和完善征地补偿费用分配与管理 | 第50-51页 |
·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保障机制 | 第51-52页 |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 第51页 |
·建立就业保护制度 | 第51-52页 |
·建立平等的协商机制和纠纷处理机制 | 第52页 |
·加强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农民利益实现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