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卫星制导迫弹气动特性分析与弹道仿真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 制导炮弹的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3.1 弹体结构示意图 | 第12页 |
1.3.2 基本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1.3.3 实现低成本所采用的技术措施 | 第13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弹丸气动参数工程计算及分析 | 第15-23页 |
2.1 气动参数的工程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 第15-18页 |
2.1.1 弹丸升力系数 | 第15-16页 |
2.1.2 弹丸阻力系数 | 第16-17页 |
2.1.3 弹丸压力中心系数 | 第17页 |
2.1.4 弹丸俯仰力矩系数 | 第17-18页 |
2.1.5 弹丸稳定裕度 | 第18页 |
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8-22页 |
2.2.1 方案的气动布局 | 第18-19页 |
2.2.2 气动参数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19-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弹丸气动参数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23-47页 |
3.1 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23-32页 |
3.1.1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 第23-25页 |
3.1.2 有限体积法 | 第25-26页 |
3.1.3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控制方程的离散格式 | 第26-28页 |
3.1.4 湍流模型 | 第28-29页 |
3.1.5 网格生成技术 | 第29-32页 |
3.2 流场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32-42页 |
3.2.1 网格划分 | 第32页 |
3.2.2 计算条件 | 第32-33页 |
3.2.3 收敛判据 | 第33页 |
3.2.4 算例验证 | 第33-34页 |
3.2.5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4-42页 |
3.3 六自由度弹道气动参数拟合 | 第42-46页 |
3.3.1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 第42-43页 |
3.3.2 单变量气动参数拟合 | 第43-44页 |
3.3.3 双变量气动参数拟合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弹丸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47-61页 |
4.1 弹体传递函数的建立 | 第47-50页 |
4.2 弹体动态稳定性分析 | 第50-54页 |
4.2.1 特征点的选取 | 第50-51页 |
4.2.2 动态稳定条件 | 第51-52页 |
4.2.3 弹体的固有角频率和滚转速率 | 第52-53页 |
4.2.4 尾翼斜置角度 | 第53-54页 |
4.3 脉冲发动机工作条件下弹体的稳定性分析 | 第54-59页 |
4.3.1 发动机位置对弹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2 发动机冲量对弹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3 发动机连续工作对弹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5 弹道仿真及分析 | 第61-75页 |
5.1 坐标系的定义及其转换 | 第61-65页 |
5.1.1 常用坐标系的定义 | 第61-62页 |
5.1.2 坐标系的转换关系 | 第62-65页 |
5.2 弹丸运动方程组的建立 | 第65-67页 |
5.2.1 作用在弹丸上的气动力和力矩 | 第65-66页 |
5.2.2 弹丸运动方程组 | 第66-67页 |
5.3 弹道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7-72页 |
5.3.1 自由飞行弹道 | 第68页 |
5.3.2 脉冲修正弹道 | 第68-72页 |
5.4 实弹射击结果 | 第72-74页 |
5.4.1 开环拉偏试验 | 第73-74页 |
5.4.2 闭环精度射击实验 | 第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总结 | 第75-76页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