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电化学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静电压微细电解加工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2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7页
        1.1.1 微细加工技术第14-16页
        1.1.2 微细电化学加工技术第16-17页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第17-25页
        1.2.1 国外发展状况第17-21页
        1.2.2 国内发展状况第21-25页
    1.3 存在问题与研究目的第2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三维微细电解加工系统研制第27-42页
    2.1 微细电解加工系统的要求第27-28页
    2.2 加工系统的主体设计第28-30页
        2.2.1 系统总体设计第28页
        2.2.2 机床结构设计第28-29页
        2.2.3 阴极振动激励机构设计第29-30页
    2.3 电极装夹部分与电解液系统第30-33页
        2.3.1 电极装夹部分第30-31页
        2.3.2 电解液系统第31-33页
    2.4 宏微运动平台设计与控制第33-37页
        2.4.1 宏运动平台第33-34页
        2.4.2 微运动平台第34-36页
        2.4.3 宏微复合运动控制第36-37页
        2.4.4 水平两轴联动控制第37页
    2.5 系统检测部分与控制软件设计第37-41页
        2.5.1 系统检测部分的总体设计第37页
        2.5.2 系统检测部分的硬件选取第37-38页
        2.5.3 控制软件的总体设计第38-39页
        2.5.4 对刀的方法和流程第39-40页
        2.5.5 加工试验的基本流程第40-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微细电解加工工具电极的制备第42-53页
    3.1 微细电极制备的原理第42-43页
    3.2 工艺参数实验与分析第43-45页
        3.2.1 工具电极制备装置第43页
        3.2.2 工具电极制备参数分析第43-45页
    3.3 分段微细电极的制备第45-47页
    3.4 超平微细电极的制备第47-49页
        3.4.1 超平微细电极的制备方案第47页
        3.4.2 钨丝端部的加工第47-48页
        3.4.3 超平微细电极制备的试验研究第48-49页
    3.5 超微细电极的制备第49-52页
        3.5.1 电极制备装置的改进第50页
        3.5.2 电流密度随加工电压的变化第50-51页
        3.5.3 超微细电极制备的试验过程第51页
        3.5.4 超微细电极制备的试验结果第51-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阴极振动式静电压微细电解加工技术研究第53-90页
    4.1 阴极振动激励机构结构分析第53-55页
        4.1.1 振动激励机构的结构组成第53页
        4.1.2 阴极往复振动的驱动原理第53-55页
    4.2 阴极振动激励机构动力学分析第55-61页
        4.2.1 振动梁的简化第55-56页
        4.2.2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56-57页
        4.2.3 约束条件与边界条件第57-58页
        4.2.4 固有频率和模态函数第58页
        4.2.5 结果分析第58-61页
    4.3 阴极振动激励机构有限元谐响应分析第61-69页
        4.3.1 谐响应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第61-62页
        4.3.2 几何模型第62页
        4.3.3 材料参数第62-64页
        4.3.4 设定分析步骤第64-65页
        4.3.5 施加载荷和约束第65-66页
        4.3.6 网格划分第66页
        4.3.7 求解结果分析第66-67页
        4.3.8 参数对振动激励机构阴极振动幅值的影响第67-69页
    4.4 阴极振动与动态电压的耦合分析第69-72页
        4.4.1 电位差变化随阴极振动的理论分析第69-71页
        4.4.2 参数对极间电压的影响第71-72页
    4.5 振动激励机构相关参数的测定第72-75页
        4.5.1 阴极振动的作用第73页
        4.5.2 阴极振幅的测试第73-74页
        4.5.3 极间动态电压的测试第74-75页
    4.6 阴极振动对极限扩散电流的影响第75-81页
        4.6.1 电极端面的极限扩散电流第75-78页
        4.6.2 考虑电极运动的扩散电流强度第78-79页
        4.6.3 结果与讨论第79-81页
    4.7 阴极振动式静电压微细电解加工试验第81-89页
        4.7.1 阴极振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第81-84页
        4.7.2 主要振动参数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第84-86页
        4.7.3 主要振动参数对加工稳定性的影响第86-88页
        4.7.4 主要振动参数对加工效率的影响第88-89页
    4.8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5章 静电压小间隙微细电解加工技术研究第90-122页
    5.1 静电压小间隙微细电解加工技术的原理分析第90-94页
        5.1.1 加工电路模型建立第90-91页
        5.1.2 双电层电压的距离效应和加工原理第91-93页
        5.1.3 底面间隙对电参数影响的测试第93-94页
    5.2 静电压小间隙微细电解加工技术的控制程序第94-95页
    5.3 静电压小间隙微细电解加工技术试验研究第95-96页
    5.4 工艺参数对加工结果的影响第96-106页
        5.4.1 电流限定值的影响第96-98页
        5.4.2 加工电压的影响第98-99页
        5.4.3 进给速度的影响第99-100页
        5.4.4 电解液浓度的影响第100-102页
        5.4.5 工具阴极直径的影响第102-106页
    5.5 提高静电压小间隙微细电解加工精度的若干方案第106-121页
        5.5.1 进给方式的影响第107-110页
        5.5.2 电解液添加剂的影响及酸性电解液的使用第110-115页
        5.5.3 引入反向电流法改善阴极金属离子沉积第115-120页
        5.5.4 使用改进方案后静电压小间隙微细电解技术的加工结果第120-121页
    5.6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6章 静电压小间隙微细电解铣削加工试验研究第122-134页
    6.1 静电压小间隙微细电解铣削加工技术的分析第122-123页
        6.1.1 微细电解铣削加工过程模型第122-123页
        6.1.2 侧面间隙对电参数影响的测试第123页
    6.2 加工参数对微槽的影响第123-130页
        6.2.1 电流限定值对微槽的影响第124-125页
        6.2.2 加工电压对微槽的影响第125-126页
        6.2.3 进给速度对微槽加工结果的影响第126-127页
        6.2.4 电解液浓度对微槽加工结果的影响第127-128页
        6.2.5 铣削层厚度对加工结果的影响第128-130页
    6.3 典型微结构的静电压小间隙微细电解铣削加工试验第130-132页
        6.3.1 微悬臂梁的加工试验第130页
        6.3.2 微曲悬臂梁的加工试验第130-131页
        6.3.3 微环形臂梁的加工试验第131-132页
    6.4 本章小结第132-134页
结论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45-146页
致谢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粹德国时期《历史杂志》“反犹”思想研究
下一篇:洞庭湖地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