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税法论文

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引言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4-16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17页
        1.4.1 主要工作第17页
        1.4.2 创新之处第17页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7-18页
第2章 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法律问题概述第18-27页
    2.1 现代服务业概念界定第18-21页
        2.1.1 现代服务业概念的由来第18-19页
        2.1.2 现代服务业概念界定第19-21页
    2.2 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第21-25页
        2.2.1 经济学基础第21-22页
        2.2.2 政治学基础第22-23页
        2.2.3 税法学基础第23-25页
    2.3 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与国务院清理规范税收优惠的政策不抵触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我国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现状与问题第27-37页
    3.1 我国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现状第27-32页
        3.1.1 现代服务业增值税优惠法律制度现状第27-30页
        3.1.2 现代服务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法律制度现状第30-32页
    3.2 我国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2-36页
        3.2.1 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立法层次低,缺乏系统性第32-33页
        3.2.2 现代服务业增值税税率档次多第33页
        3.2.3 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方式单一第33-34页
        3.2.4 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片面第34-35页
        3.2.5 现代服务业地区间税收优惠不平衡第35-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国外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及启示第37-44页
    4.1 国外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第37-40页
        4.1.1 美国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第37-38页
        4.1.2 韩国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第38-39页
        4.1.3 新加坡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第39页
        4.1.4 澳大利亚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第39-40页
    4.2 国外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40-43页
        4.2.1 税收优惠政策针对性强第41页
        4.2.2 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措施具有多样性第41-42页
        4.2.3 高风险服务业税收政策明显第42页
        4.2.4 重视对技术创新服务业的税收优惠第42-43页
    4.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完善我国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建议第44-50页
    5.1 加快形成统一协调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第44-45页
    5.2 减并现代服务业增值税税率,公平税收负担第45-46页
    5.3 综合运用多种税收优惠手段第46-47页
    5.4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第47-48页
    5.5 平衡地区间的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制度第48-49页
    5.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结论与展望第50-51页
    1、结论第50页
    2、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斜对角算子矩阵的谱
下一篇:新时期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