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利用演化博弈论解释信息人的行为 | 第13页 |
二、从演替的视角看待信息生态的发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信息生态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9页 |
第一节 信息生态系统与信息生态环境 | 第14-15页 |
一、信息生态 | 第14页 |
二、信息生态系统 | 第14-15页 |
三、信息生态环境 | 第15页 |
第二节 信息异化与信息生态环境和谐 | 第15-17页 |
一、信息异化 | 第15-16页 |
二、信息生态环境和谐 | 第16-17页 |
第三节 信息生态演替 | 第17-19页 |
一、生态演替 | 第17页 |
二、信息生态演替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信息生态环境演替规律 | 第19-27页 |
第一节 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 第19-22页 |
一、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 第19-21页 |
二、信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信息生态环境的演替规律 | 第22-23页 |
第三节 信息生态环境和谐演替的动因 | 第23-25页 |
一、信息人 | 第23-24页 |
二、信息环境 | 第24页 |
三、信息资源 | 第24页 |
四、外部宏观因素 | 第24-25页 |
第四节 从信息异化到信息生态环境和谐演替的必然性分析 | 第25-27页 |
一、信息异化的必然性 | 第25页 |
二、从信息异化到信息生态环境和谐演替的必然性 | 第25-27页 |
第四章 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之间的博弈 | 第27-41页 |
第一节 信息生态系统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27-36页 |
一、演化博弈理论 | 第27页 |
二、信息生态演化博弈特性 | 第27-29页 |
三、博弈模型 | 第29-36页 |
第二节 信息生态系统演化博弈的启示 | 第36-41页 |
一、演化稳定性排斥纯策略 | 第36-37页 |
二、从信息异化到信息生态环境和谐的演替过程 | 第37-39页 |
三、从信息异化到信息生态环境和谐的演替路径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促进信息生态环境和谐演替的策略 | 第41-57页 |
第一节 适应外部宏观环境 | 第41-48页 |
一、政治要素 | 第41-43页 |
二、经济要素 | 第43-45页 |
三、社会要素 | 第45-47页 |
四、技术要素(Technological Factors) | 第47-48页 |
第二节 调控信息环境 | 第48-53页 |
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与技术保障 | 第48-49页 |
二、加强信息伦理建设 | 第49-51页 |
三、加强制度保障 | 第51-53页 |
第三节 信息人理性选择 | 第53-57页 |
一、信息人的“本性” | 第53-54页 |
二、信息人的“理性选择” | 第54页 |
三、信息人“理性选择困境”及对策 | 第54-57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