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遥感论文

辽河口芦苇湿地生态环境修复遥感监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湿地遥感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湿地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技术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现状第16-17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1.5 实物工作量第19-21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21-27页
    2.1 区域自然条件概况第22-23页
        2.1.1 地形地貌第22页
        2.1.2 气候第22页
        2.1.3 水文第22页
        2.1.4 土壤第22-23页
        2.1.5 自然资源第23页
    2.2 社会经济情况第23-24页
    2.3 辽河口芦苇湿地演化现状第24-25页
    2.4 辽河口芦苇湿地修复治理工程实施第25-27页
第3章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7-36页
    3.1 数据来源与简介第27-31页
        3.1.1 数据来源第27页
        3.1.2 数据简介第27-31页
    3.2 数据处理第31-33页
        3.2.1 图像几何校正第31页
        3.2.2 图像融合第31-32页
        3.2.3 图像裁剪第32-33页
    3.3 无人机影像数据的处理与解译第33-36页
        3.3.1 无人机影像数据处理第33页
        3.3.2 无人机影像数据信息提取处理第33-36页
第4章 面向对象的芦苇湿地信息提取方法第36-49页
    4.1 研究平台第36-37页
    4.2 多尺度影像分割第37-40页
        4.2.1 分割尺度的选择第37-39页
        4.2.2 同质标准的选择第39-40页
    4.3 分类体系第40-46页
        4.3.1 分类层次建立第40-41页
        4.3.2 分类特征选取第41-42页
        4.3.3 分类规则建立及信息提取第42-46页
    4.4 信息提取精度分析第46-48页
    4.5 辽河口芦苇湿地监测信息统计分析第48-49页
第5章 辽河口芦苇湿地监测效果评价第49-73页
    5.1 最佳芦苇湿地监测季相第49-56页
        5.1.1 野外实地调查初步确定第49-50页
        5.1.2 不同时相无人机影像解译结果对比第50-53页
        5.1.3 不同时相卫星影像解译结果对比第53-56页
    5.2 芦苇湿地修复效果定量监测第56-73页
        5.2.1 无人机工作区 2015-2016 年芦苇湿地地物类型变化第56-61页
        5.2.2 芦苇湿地地物类型空间分布第61-65页
        5.2.3 芦苇湿地覆盖类型转变第65-7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6.1 研究结论第73-74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附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柴北缘侏罗系多种能源矿产富集共生与成藏(矿)系统研究
下一篇:典型抗生素对高氯酸盐微生物降解影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