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文献研究 | 第12-35页 |
1. 中医对气郁失眠的认识 | 第12-20页 |
1.1 睡眠在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意义 | 第12-15页 |
1.2 气郁体质的形成 | 第15-16页 |
1.3 气郁体质的分类 | 第16-18页 |
1.4 气郁体质与失眠之间的关系 | 第18-20页 |
2. 现代医学对气郁失眠的认识 | 第20-27页 |
2.1 现代医学的睡眠机制 | 第20-23页 |
2.2 现代医学对失眠病因的认识 | 第23-26页 |
2.3 失眠的类型 | 第26-27页 |
2.4 中医之气郁失眠与现代医学相应的病与病名 | 第27页 |
3. 抑郁症睡眠障碍的诊治 | 第27-32页 |
3.1 西医药物治疗 | 第27-29页 |
3.2 西医的非药物疗法 | 第29-30页 |
3.3 气郁失眠的中医治疗 | 第30-32页 |
3.4 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探索 | 第32页 |
4. 本实验相关指标检测的意义 | 第32-35页 |
4.1 造模并进行体重与行为学检测 | 第32-33页 |
4.2 ELISA法检测下丘脑、杏仁核、中缝背核5-HT和5-HIAA含量 | 第33页 |
4.3 Real-time PCR检测中缝背核5-HT_(1A)受体和5-HT_(2A)受体mRNA表达 | 第33-34页 |
4.4 Western-blot检测大鼠外侧缰核抑郁症关键蛋白βCaMKII的调控 | 第34页 |
4.5 氧化应激法检测血清和大脑海马SOD活性和MDA含量 | 第34-35页 |
第2章 实验研究 | 第35-77页 |
2.1 实验一 SDD大鼠造模和针刺、药物、针药干预及体重和行为学测定 | 第36-44页 |
2.1.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2.1.2 结果 | 第38-42页 |
2.1.3 讨论 | 第42-44页 |
2.2 实验二 针刺、药物、针药结合对SDD大鼠下丘脑、杏仁核、中缝背核5-HIAA与5-HT比值的影响 | 第44-54页 |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2.2.2 实验结果 | 第45-52页 |
2.2.3 讨论 | 第52-54页 |
2.3 实验三 针刺、药物、针药结合对SDD大鼠中缝背核5-HT_(1A)R和5-HT_(2A)R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54-63页 |
2.3.1 仪器、材料、方法与步骤 | 第54-55页 |
2.3.2 实验步骤 | 第55-57页 |
2.3.3 实验结果 | 第57-61页 |
2.3.4 讨论 | 第61-63页 |
2.4 实验四 针刺、药物、针药结合对SDD大鼠外侧缰核βCaMKII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63-70页 |
2.4.1 仪器、材料、方法与步骤 | 第63-67页 |
2.4.2 实验结果 | 第67-68页 |
2.4.3 讨论 | 第68-70页 |
2.5 实验五 针刺、药物、针药结合对SDD大鼠海马组织及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 第70-77页 |
2.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0-72页 |
2.5.2 实验结果 | 第72-75页 |
2.5.3 讨论 | 第75-77页 |
第3章 讨论 | 第77-83页 |
3.1 SDD大鼠模型造模及干预对体重、行为学变化 | 第77-79页 |
3.2 SDD大鼠对各种干预的中枢5-HT能神经系统机制 | 第79-80页 |
3.3 SDD大鼠对各种干预的中缝背核5-HT_(1A)R和5-HT_(2A)R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80-81页 |
3.4 SDD大鼠对各种干预的外侧缰核βCaMKII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81-82页 |
3.5 SDD大鼠对各种干预的血清和海马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 第82页 |
3.6 不足与展望 | 第82-83页 |
结语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附录 | 第89-96页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