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聚砜基防腐耐磨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7-10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润湿性相关概念第11-15页
        1.1.1 静态表征-接触角第11页
        1.1.2 动态表征-前进角、后退角和接触角滞后第11-12页
        1.1.3 表面润湿性的理论模型第12-15页
    1.2 自然界中的超疏水第15-18页
        1.2.1 植物表面超疏水第15-16页
        1.2.2 动物表面超疏水第16-18页
    1.3 超疏水表面涂层研究现状第18-24页
        1.3.1 超疏水表面涂层制备方法第18-22页
        1.3.2 超疏水涂层功能化应用第22-24页
        1.3.3 超疏水涂层应用存在的问题第24页
    1.4 聚砜类材料简介第24-25页
    1.5 聚砜树脂应用简介第25-26页
        1.5.1 复合材料第25页
        1.5.2 超滤膜第25-26页
        1.5.3 疏水表面第26页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PSU/PVDF/MMT-PDMS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27-39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29页
        2.2.1 实验材料第27-28页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8页
        2.2.3 实验步骤第28-29页
        2.2.4 PSU/PVDF/MMT-PDMS复合涂层的表征第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8页
        2.3.1 MMT粒子改性分析第29-31页
        2.3.2 PSU/PVDF/MMT-PDMS涂层的润湿性能及粘附力分析第31-32页
        2.3.3 涂层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第32-33页
        2.3.4 表面形貌分析第33-34页
        2.3.5 自清洁及防污性能分析第34-35页
        2.3.6 冲砂测试第35-36页
        2.3.7 摩擦性能测试第36-37页
        2.3.8 耐腐蚀性能分析第37-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PES-DA-SiO_2-POTS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性能分析第39-50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41页
        3.2.1 实验材料第39-40页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40页
        3.2.3 实验步骤第40-41页
        3.2.4 材料表征第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49页
        3.3.1 PES粒子改性分析第41-42页
        3.3.2 润湿性能分析第42-44页
        3.3.3 涂层表面形貌分析第44-45页
        3.3.4 摩擦性能分析第45-46页
        3.3.5 粘附力分析第46-47页
        3.3.6 防污性能分析第47-48页
        3.3.7 腐蚀性能分析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无氟PES/APDMS/MMT-SiO_2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50-63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实验部分第50-52页
        4.2.1 实验材料第50-51页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51页
        4.2.3 实验步骤第51-52页
        4.2.4 PSU/PVDF/MMT-PDMS复合涂层的表征第5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2-62页
        4.3.1 MMT-SiO_2复合粒子的制备第52-54页
        4.3.2 润湿性能分析第54-55页
        4.3.3 表面形貌分析第55-56页
        4.3.4 摩擦性能分析第56-58页
        4.3.5 电化学腐蚀性能分析第58-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4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阳活血解毒复方对HUVEC功能和VEGFs/VEGFRs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临床研究
下一篇:镍基催化剂对硼氢化钠直接氧化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