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有效距离的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0-11页
缩略词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特征提取与特征选择算法研究现状分析第13-16页
        1.2.1 特征提取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特征选择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第16-19页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第19-26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传统的距离度量方式第19-21页
    2.3 有效距离第21-23页
    2.4 稀疏表示第23-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基于有效距离的特征提取算法第26-42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特征提取算法第26-28页
        3.2.1 局部保持投影(LPP)第26-27页
        3.2.2 稀疏保持投影(SPP)第27-28页
    3.3 基于有效距离的相似性矩阵计算第28-29页
        3.3.1 基于稀疏表示的有效距离及其相似性矩阵计算第28-29页
        3.3.2 基于KNN算法的有效距离及其相似性矩阵计算第29页
    3.4 基于有效距离的特征提取算法及其多模态分类框架第29-33页
        3.4.1 基于有效距离的LPP算法第29-30页
        3.4.2 基于有效距离的SPP算法第30-31页
        3.4.3 基于EDLPP和EDSPP的多模态分类第31-33页
    3.5 实验第33-40页
        3.5.1 实验数据集第33-34页
        3.5.2 实验设置第34-35页
        3.5.3 实验结果分析第35-40页
            3.5.3.1 单模态数据集实验结果第35-36页
            3.5.3.2 多模态数据集实验结果第36-38页
            3.5.3.3 参数选择第38-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基于有效距离的特征选择算法第42-52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特征选择算法第42-45页
        4.2.1 迭代的Laplacian Score算法第42-44页
        4.2.2 迭代的Sparsity Score算法第44-45页
    4.3 基于有效距离的特征选择算法第45-47页
        4.3.1 基于稀疏表示的有效距离及其相似性矩阵计算第45页
        4.3.2 基于有效距离的迭代Laplacian Score算法第45-46页
        4.3.3 基于有效距离的迭代Sparsity Score算法第46-47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7-50页
        4.4.1 实验数据集第47页
        4.4.2 实验设置第47-48页
        4.4.3 实验结果第48-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5.1 本文总结第52-53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致谢第61-6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拓扑关系的距离度量与聚类算法研究
下一篇:壳聚糖对神经毒物二氯二丁基锡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