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贪污贿赂罪论文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的侦查取证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引言第12-13页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概述第13-21页
 (一)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解析第13-18页
  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概念分解第14-17页
  2.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相关罪名的异同第17-18页
 (二)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行为模式第18-19页
  1. 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其他关系密切的人利用影响力受贿第18页
  2. 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原职权或地位的影响力受贿第18-19页
  3. 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其他关系密切的人利用影响力受贿第19页
 (三)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的现实危害第19-21页
  1. 损害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第19-20页
  2. 导致社会不良风气盛行,扭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0页
  3. 威胁社会和谐与稳定,制度难以对关系密切之人形成制约第20-21页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侦查的基本问题第21-29页
 (一)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侦查不同于普通受贿犯罪侦查的特点第21-24页
  1. 限权策略的侧重不同第21-22页
  2. 行为证据获取的要点不同第22-23页
  3. 突破请托人的策略不同第23页
  4. 初查启动的基础不同第23页
  5. 获得国家工作人员支持的可能性不同第23-24页
 (二)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侦查的不利因素第24-27页
  1.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主体关系网复杂,反侦查能力较强第24-25页
  2.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时间跨度大,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第25页
  3.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现场的勘验价值较低,有用信息缺乏第25-26页
  4.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无直接受害人,赃物难以控制第26页
  5.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线索来源不广,知情人不愿协助侦查第26-27页
 (三)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侦查的基本策略第27-29页
  1. 制权排扰策略第27页
  2. 依靠群众策略第27-28页
  3. 利用反侦查策略第28页
  4. 矛盾攻心策略第28-29页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的侦查取证第29-42页
 (一)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的侦查取证程序第29-34页
  1.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案件的立案审查第29-31页
  2.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的侦查取证第31-32页
  3.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的侦查终结第32-33页
  4. 国外特殊侦查程序和证据制度的借鉴第33-34页
 (二)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的侦查取证措施第34-39页
  1. 获取言辞证据的措施第34-37页
  2. 获取实物证据的措施第37-38页
  3.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的特殊侦查措施第38-39页
 (三)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侦查的强制性措施第39-42页
  1. 对人的强制性措施第40-41页
  2. 对物的强制性措施第41-42页
四、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的证据审查与运用第42-50页
 (一)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几种关键证据的获取与认定第42-47页
  1. “影响力”证据的获取与认定第42-43页
  2. “通谋”证据的排除与认定第43-45页
  3. “谋取不正当利益”证据的获取与认定第45-47页
 (二)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特定证据的审查与运用第47-50页
  1.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间接证据的审查与运用第47-48页
  2.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一对一”证据的审查与运用第48-49页
  3. 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再生证据的审查与运用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村民自治权诉讼救济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公安机关内部侦查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