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概述 | 第13-20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二) 私人不法取证的定义及特点 | 第15-18页 |
(三) 私人不法取证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8-20页 |
二、域外关于私人不法取得证据的证据能力之处理 | 第20-31页 |
(一) 域外的各种理论学说 | 第21-25页 |
(二) 基础理论评析 | 第25-28页 |
(三) 对上述各种理论的评析 | 第28-31页 |
三、我国处理私人不法取得证据之最佳理论选择 | 第31-43页 |
(一) 目前我国对待私人不法取得证据的态度 | 第31-33页 |
(二) 私人不法取得证据运用的理念准备 | 第33-38页 |
(三) 分类排除机制是我国处理该问题的最佳理论选择 | 第38-41页 |
(四) 分类排除机制的分类标准 | 第41-43页 |
四、私人不法取得证据分类排除机制的构建 | 第43-49页 |
(一) 私人以窃听、窃录等和平手段所取得的证据之证据能力 | 第43-45页 |
(二) 私人以欺诈、利诱的手段所取得的证据之证据能力 | 第45-47页 |
(三) 私人以暴力、胁迫等非和平手段取得证据的证据能力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书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