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船舶错扣的含义与危害 | 第10-23页 |
(一) 船舶错扣的含义 | 第10-12页 |
(二) 错误扣船的表现形式与基本形态 | 第12-19页 |
1. 保全错扣与执行错扣 | 第12页 |
2. 物权错扣与债权错扣 | 第12-13页 |
3. 依优先权错扣与非依优先权错扣 | 第13-14页 |
4. 民事侵权错扣与国家侵权错扣 | 第14-15页 |
5. 主体错误的错扣、客体错误的错扣及其他形态的错扣 | 第15-19页 |
(三) 船舶错扣的法律性质 | 第19-22页 |
1. 当事人申请而引起的船舶错扣 | 第19-21页 |
2. 基于法院原因引起的船舶错扣 | 第21-22页 |
(四) 船舶错扣的危害 | 第22-23页 |
二、船舶错扣救济的法律依据 | 第23-26页 |
(一) 扣船公约对船舶错扣救济的法律依据 | 第23-24页 |
·年《扣船公约》 | 第23页 |
·年《国际扣船公约》 | 第23-24页 |
(二) 国内法对船舶错扣救济的法律依据 | 第24-26页 |
1. 英美法系国家 | 第24-25页 |
2. 大陆法系国家 | 第25-26页 |
3. 我国对船舶错扣救济的法律依据 | 第26页 |
三、船舶错扣的救济途径 | 第26-43页 |
(一) 立法途径 | 第27-38页 |
1. 建立扣船担保机制 | 第27-31页 |
(1) 反担保的主体、性质及数额和方式 | 第27-29页 |
(2) 建立反担保机制的重要性 | 第29页 |
(3) 国际公约及外国法的规定 | 第29-30页 |
(4) 我国立法及其完善 | 第30-31页 |
2. 明确界定可扣押的船舶范围 | 第31-35页 |
(1) 当事船扣押 | 第31-33页 |
(2) 其他船舶 | 第33-35页 |
3. 明确可扣押船舶的海事请求 | 第35-38页 |
(1) 国际公约的规定 | 第35-36页 |
(2) 外国法的规定 | 第36-37页 |
(3) 我国立法及其完善 | 第37-38页 |
(二) 司法途径 | 第38-42页 |
1. 外国法的规定 | 第38-41页 |
2. 我国的规定及其完善 | 第41-42页 |
(三) 自力救济途径 | 第42-43页 |
四、船舶错扣的救济措施 | 第43-50页 |
(一) 船舶释放 | 第43-45页 |
1. 国际公约规定 | 第43页 |
2. 外国法的规定 | 第43-44页 |
3. 我国立法及其完善 | 第44-45页 |
(二) 损害赔偿 | 第45-50页 |
1. 有关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定 | 第45-47页 |
(1) 国际公约的规定 | 第45页 |
(2) 外国法的规定 | 第45-46页 |
(3) 我国立法及其完善 | 第46-47页 |
2.损害赔偿的具体项目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