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芴类化合物 | 第8-13页 |
1.2.1 芴类化合物简介 | 第8-9页 |
1.2.2 芴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9-11页 |
1.2.3 芴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 第11-13页 |
1.3 三氮唑类化合物 | 第13-17页 |
1.3.1 三氮唑类化合物简介 | 第13页 |
1.3.2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3-16页 |
1.3.3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 第16-17页 |
1.4 小分子及阴离子检测的重要意义 | 第17-19页 |
1.4.1 硝基化合物—TNP检测的重要意义 | 第17-18页 |
1.4.2 醋酸根阴离子检测的重要意义 | 第18-19页 |
1.5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成果 | 第19-20页 |
1.5.1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 第19页 |
1.5.2 本课题的主要成果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芴类化合物、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谱表征 | 第20-51页 |
2.1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2.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20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2 芴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21页 |
2.3 芴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1-23页 |
2.3.1 2,7-二溴芴 | 第21-22页 |
2.3.2 9,9-二甲基-2,7-二溴芴 | 第22页 |
2.3.3 9, 9-二甲基-2-溴-7-(3, 5-二甲氧羰基苯基)芴 | 第22页 |
2.3.4 9, 9-二甲基-2-溴-7-(4-甲氧羰基苯基)芴 | 第22页 |
2.3.5 9, 9-二甲基-2, 7-二(4-甲氧羰基苯基)芴 | 第22-23页 |
2.3.6 4, 4‘-(9, 9-二甲基芴-2, 7-二基)二苯甲酸 | 第23页 |
2.4 芴类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23-37页 |
2.4.1 芴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 第23页 |
2.4.2 芴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23-27页 |
2.4.3 芴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表征 | 第27-34页 |
2.4.4 芴类化合物的单晶结构 | 第34-36页 |
2.4.5 芴类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表征 | 第36-37页 |
2.5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37-38页 |
2.6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38-39页 |
2.6.1 中间体对硝基叠氮苯 | 第38页 |
2.6.2 5-甲基-1-(4-硝基苯基)-1H-1, 2, 3-三唑-4-羧酸合成 | 第38页 |
2.6.3 中间体对羧基叠氮苯 | 第38页 |
2.6.4 5-甲基-1-(4-羧基苯基)-1H-1,2,3-三唑-4-羧酸合成 | 第38-39页 |
2.6.5 配合物[Cu(L)_2][Cu(L)_2(H_2O)_2] | 第39页 |
2.7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39-49页 |
2.7.1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39-41页 |
2.7.2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表征 | 第41-44页 |
2.7.3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单晶结构 | 第44-46页 |
2.7.4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表征 | 第46页 |
2.7.5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表征 | 第46-47页 |
2.7.6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X-ray粉末衍射表征 | 第47-48页 |
2.7.7 配合物11的结构描述 | 第48-49页 |
2.8 合成讨论 | 第49-51页 |
2.8.1 芴类化合物的合成讨论 | 第49页 |
2.8.2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讨论 | 第49-51页 |
第三章 芴类化合物及三氮唑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能 | 第51-73页 |
3.1 三氮唑类化合物检测硝基芳烃 | 第51-63页 |
3.2 芴类化合物检测硝基芳烃及醋酸根离子 | 第63-71页 |
3.3 荧光猝灭机制研究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