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8页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10页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第7-9页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对影子银行的研究进展第10-14页
        1.2.1 国内外关于影子银行定义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2 国内外关于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3 国内外关于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第14-16页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2 本文的技术路径第15页
        1.3.3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5-16页
    1.4 本文的特色及不足之处第16-18页
第2章 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的作用机理第18-24页
    2.1 影子银行的定义第18页
    2.2 影子银行的构成及规模第18-20页
    2.3 影子银行的特征第20页
    2.4 影子银行的作用机理第20-24页
        2.4.1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第21-22页
        2.4.2 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的作用机制第22-24页
第3章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实证分析第24-37页
    3.1 货币政策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说明第24-25页
    3.2 SVAR模型的介绍及构造第25-27页
        3.2.1 SVAR模型的介绍第25-27页
        3.2.2 SVAR模型的构造第27页
    3.3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第27-35页
        3.3.1 数据基本检验第27-29页
        3.3.2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分析第29-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7-51页
    4.1 GARCH-Va R模型介绍第37-40页
        4.1.1 Va R模型介绍第37-39页
        4.1.2 GARCH模型介绍第39-40页
        4.1.3 GARCH(1,1)-t分布-Va R模型构造第40页
    4.2 数据说明及基本统计特征分析第40-45页
        4.2.1 变量设定及数据说明第40-41页
        4.2.2 数据的基本统计特征分析第41-45页
    4.3 基于GARCH(1,1)-t分布-Va R模型的实证分析第45-49页
        4.3.1 GARCH(1,1)-t分布模型的参数估计第45-47页
        4.3.2 GARCH(1,1)-t分布模型的条件方差第47页
        4.3.3 风险价值结果及分析第47-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结论及建议第51-57页
    5.1 结论第51-52页
    5.2 政策建议第52页
    5.3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建议第52-57页
        5.3.1 国外监管经验第52-53页
        5.3.2 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建议第53-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纽结补中不可压缩、分段不可压缩曲面性质
下一篇:政府采购网上交易价格形成机制设计及应用研究--以重庆GEC123网上交易平台电子产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