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生理心理学论文

主动遗忘的神经机制--基于任务态和静息态fMRI的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主动遗忘的研究范式第12-14页
        1.2.1 编码阶段的记忆抑制第12-13页
        1.2.2 提取阶段的记忆抑制第13-14页
            1.2.2.1 直接抑制第13-14页
            1.2.2.2 替代抑制第14页
    1.3 主动遗忘能力的个体差异研究第14-15页
    1.4 主动遗忘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第15-19页
        1.4.1 记忆控制的ERP研究第15-16页
        1.4.2 记忆控制的fMRI研究第16-17页
        1.4.3 记忆控制的调节环路研究第17-19页
2 问题提出和研究框架第19-23页
    2.1 问题提出第19-20页
    2.2 研究框架第20-23页
        2.2.1 研究 1:主动遗忘的任务态研究和动态因果模型分析第20页
        2.2.2 研究 2:主动遗忘的静息态神经机制研究第20-23页
3 研究 1:主动遗忘的任务态研究和动态因果模型分析第23-35页
    3.1 研究目的第23页
    3.2 研究方法第23-25页
        3.2.1 被试第23页
        3.2.2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计第23-25页
    3.3 数据分析第25-27页
        3.3.1 脑影像数据采集第25-26页
        3.3.2 任务态数预处理第26页
        3.3.3 任务态激活分析第26-27页
        3.3.4 任务态功能连接分析第27页
    3.4 结果第27-32页
        3.4.1 行为数据分析结果第27-28页
        3.4.2 任务态激活结果第28-30页
        3.4.3 任务态功能连接分析结果第30-32页
    3.5 讨论第32-34页
    3.6 研究的优点、不足及未来改进方向第34-35页
4 研究 2:主动遗忘的静息态神经机制研究第35-43页
    4.1 研究目的第35页
    4.2 研究方法第35-36页
        4.2.1 被试第35页
        4.2.2 实验材料及设计第35-36页
    4.3 数据分析第36-37页
        4.3.1 脑影像数据采集第36页
        4.3.2 静息态数据预处理第36-37页
        4.3.3 低频振幅的分析第37页
        4.3.4 局部一致性的分析第37页
    4.4 结果第37-40页
        4.4.1 ALFF分析结果第38-39页
        4.4.2 Reho分析结果第39-40页
    4.5 讨论第40-41页
    4.6 研究的优点、不足及改进方向第41-43页
5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53页
致谢第53-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电流计算方法研究
下一篇:术中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