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铝及其腐蚀行为 | 第9-12页 |
1.3 超疏水表面理论及耐蚀研究 | 第12-23页 |
1.3.1 超疏水简介及表征 | 第12-15页 |
1.3.2 基本理论模型 | 第15-17页 |
1.3.3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 第17-21页 |
1.3.4 超疏水表面的防腐蚀性能研究 | 第21-23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氧化铝超疏水表面制备及其抗腐蚀性 | 第25-41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25-28页 |
2.2.1 材料及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2.2 实验过程 | 第26-28页 |
2.2.3 样品的表征 | 第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40页 |
2.3.1 表面润湿性 | 第28-29页 |
2.3.2 NaClO浓度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29页 |
2.3.3 反应时间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29-31页 |
2.3.4 Al-NaClO-HTS样品表面形貌分析 | 第31-32页 |
2.3.5 超疏水表面稳定性研究 | 第32-33页 |
2.3.6 超疏水样品抗腐蚀性研究 | 第33-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氧化铈超疏水表面制备及其抗腐蚀性 | 第41-57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实验 | 第41-44页 |
3.2.1 主要材料及仪器 | 第41-42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42-44页 |
3.2.3 样品的表征 | 第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6页 |
3.3.0 正交试验 | 第44-46页 |
3.3.1 超疏水样品的成分分析 | 第46-47页 |
3.3.2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47-48页 |
3.3.3 超疏水表面稳定性研究 | 第48-49页 |
3.3.4 抗NaCl浸泡腐蚀性 | 第49-52页 |
3.3.5 抗HCl点蚀性 | 第52-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60页 |
4.1 总结 | 第57-59页 |
4.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