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的定价模型及策略研究--基于居民满意度的视角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1 保障性商品房居民满意度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保障性商品房定价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保障性商品房定价机制居民满意度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4 文献总结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第16-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技术方案第17-18页
    1.4 主要创新第18-19页
第2章 相关理论第19-27页
    2.1 保障性商品房理论基础第19-20页
        2.1.1 保障性商品房的含义第19页
        2.1.2 保障性商品房的特征第19-20页
    2.2 保障性商品房定价模式第20-24页
        2.2.1 收入定价模式第21-22页
        2.2.2 成本定价模式第22-23页
        2.2.3 市场定价模式第23-24页
    2.3 顾客满意度相关概念第24-27页
        2.3.1 顾客满意度概念及结构变量第24-25页
        2.3.2 顾客满意度测评理论模型第25-27页
第3章 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现状分析第27-38页
    3.1 厦门市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演化第27-30页
        3.1.1 探索阶段(1991-2004 年)第27-28页
        3.1.2 实践阶段(2005-2013 年)第28-29页
        3.1.3 改革阶段(2014 年-至今)第29-30页
    3.2 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建设状况第30-32页
        3.2.1 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管理机构设置第30-31页
        3.2.2 厦门市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第31页
        3.2.3 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管理模式第31-32页
    3.3 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分配定价中存在的问题第32-36页
        3.3.1 信息不对称极易造成分配不公第32-34页
        3.3.2 退出机制不严厉导致资源流失第34页
        3.3.3 配套未完善使得住户满意度低第34-35页
        3.3.4 地方财政支出压力持续增加第35-36页
    3.4 对于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价格制定意义的探讨第36-38页
第4章 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定价机制满意度分析第38-52页
    4.1 基于居民满意度的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第38-40页
    4.2 基于居民满意度的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的定价模型第40-52页
        4.2.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第40-42页
        4.2.2 定价满意度影响因素评价模型第42-47页
        4.2.3 计算判断矩阵权重值第47-52页
第5章 案例分析第52-62页
    5.1 案例简介第52-53页
        5.1.1 华铃花园概况第52页
        5.1.2 东方新城概况第52-53页
    5.2 基于居民满意度的案例定价模型第53-60页
        5.2.1 基于回归统计分析的定价模型第53-54页
        5.2.2 价格-影响因素函数关系计算第54-58页
        5.2.3 华铃花园基于CS值的销售价格第58-59页
        5.2.4 东方新城基于CS值的销售价格第59-60页
    5.3 结论分析第60-62页
第6章 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定价满意度提升的配套措施第62-66页
    6.1 进一步创新降低建设成本第62-63页
    6.2 有效改革保障性商品房用地制度第63页
    6.3 保持保障性商品房价格的稳定第63-64页
    6.4 加大保障性商品房价格的监管力度第64-65页
    6.5 建立和完善差别定价体系第65-66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7.1 结论第66-67页
    7.2 不足和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个人简历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防真菌资源开发研究
下一篇: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对系统频率稳定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