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4-2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4-15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研究概念与范畴界定 | 第16-20页 |
一、社会融资规模 | 第16-17页 |
二、地区社会融资规模 | 第17-18页 |
三、社会融资方式 | 第18-19页 |
四、经济增长及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1-22页 |
第四节 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社会融资的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24-44页 |
第一节 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24-34页 |
一、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24-29页 |
二、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29-33页 |
三、文献简要评述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基础 | 第34-42页 |
一、货币供给的理论 | 第34-36页 |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用观点理论 | 第36-37页 |
三、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 第37-39页 |
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 | 第39-41页 |
五、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行性 | 第41-42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社会融资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44-57页 |
第一节 社会融资指标的组成原则 | 第44-47页 |
一、指标的组成原则 | 第44-46页 |
二、指标的具体构成 | 第46-47页 |
三、指标的数据来源 | 第47页 |
第二节 社会融资总体的发展现状 | 第47-52页 |
一、社会融资总量保持较快增长 | 第47-49页 |
二、社会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 第49-50页 |
三、社会融资投放呈现季节性波动 | 第50-52页 |
第三节 地区社会融资的发展现状 | 第52-56页 |
一、地区融资集中度有所下降 | 第53-54页 |
二、地区融资方式有所优化 | 第54-55页 |
三、地区融资市场发展存在差异 | 第55-5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7-80页 |
第一节 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第57-59页 |
一、主要研究指标的分析 | 第57-58页 |
二、指标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 第58-59页 |
第二节 状态空间模型及卡尔曼滤波 | 第59-63页 |
一、状态空间模型的由来与发展 | 第59-60页 |
二、状态空间模型的一般形式 | 第60-61页 |
三、卡尔曼滤波的一般形式 | 第61-62页 |
四、可变参数模型的状态空间表示 | 第62-63页 |
第三节 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状态效应分析 | 第63-69页 |
一、指标的选取与假设 | 第63-64页 |
二、实证模型的设定 | 第64页 |
三、样本选择的范围 | 第64-65页 |
四、数据描述性统计及检验 | 第65-66页 |
五、模型估计及动态效应分析 | 第66-69页 |
第四节 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分析 | 第69-78页 |
一、指标选取与假设 | 第69-70页 |
二、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设定 | 第70页 |
三、样本选择的范围 | 第70-71页 |
四、数据描述性统计及检验 | 第71-73页 |
五、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 第73-78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五章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80-93页 |
第一节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第80-85页 |
一、主要研究指标的分析 | 第80-81页 |
二、指标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 第81-85页 |
第二节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状态效应分析 | 第85-91页 |
一、指标的选取与假设 | 第85页 |
二、实证模型的设定 | 第85-86页 |
三、样本选择的范围 | 第86页 |
四、数据描述性统计及检验 | 第86-88页 |
五、模型估计及动态效应分析 | 第88-91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社会融资方式对经济增长及三大产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93-111页 |
第一节 社会融资方式与经济和产业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第93-95页 |
一、主要研究指标的分析 | 第93-94页 |
二、指标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 第94-95页 |
第二节 社会融资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分析 | 第95-100页 |
一、指标选取及模型设定 | 第95-96页 |
二、样本选择的范围 | 第96页 |
三、数据描述性统计及检验 | 第96-98页 |
四、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 | 第98-100页 |
第三节 社会融资方式对三大产业的动态冲击分析 | 第100-108页 |
一、指标选取及模型设定 | 第100-101页 |
二、样本选择的范围 | 第101页 |
三、数据描述性统计及检验 | 第101-103页 |
四、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 | 第103-108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08-111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11-121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111-114页 |
一、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二、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12页 |
三、社会融资方式对经济增长和三大产业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第114-118页 |
一、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的指标体系 | 第114-115页 |
二、健全区域性社会融资规模监测管理 | 第115-116页 |
三、优化社会融资的方式与比例 | 第116-118页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一、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18-119页 |
二、开展相关分析的展望 | 第119-12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0页 |
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 第130-131页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