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管道油携水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8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分层流分析模型 | 第17-21页 |
·分层流界面稳定性 | 第21-23页 |
·分层流界面形状 | 第23-25页 |
·分散流模型 | 第25页 |
·漂移模型 | 第25-26页 |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试验系统与试验结果 | 第28-48页 |
·试验系统及试验流程 | 第28-30页 |
·试验系统 | 第28-30页 |
·试验流程 | 第30页 |
·测量装置 | 第30-32页 |
·差压传感器 | 第30-31页 |
·温度传感器 | 第31页 |
·流量变送器 | 第31-32页 |
·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 | 第32-33页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2页 |
·Labview 处理软件与界面 | 第32-33页 |
·试验参数及试验介质的物性参数 | 第33-37页 |
·试验参数范围 | 第33-34页 |
·试验介质的物性参数 | 第34-37页 |
·试验结果 | 第37-44页 |
·镀锌钢管 | 第37-41页 |
·玻璃、塑料以及有机玻璃透明管 | 第41-44页 |
·试验结果的不确定度 | 第44-48页 |
·不确定度的求解 | 第44-45页 |
·所测各量的不确定度 | 第45-48页 |
第3章 水平管段内油携水的理论分析 | 第48-80页 |
·油水界面稳定性准则 | 第48-51页 |
·不同常数C 对判定准则的影响 | 第48-50页 |
·稳定性分析与实测数据比较 | 第50-51页 |
·水塞模型 | 第51-72页 |
·水平管段水相厚度分布 | 第52-57页 |
·进入上倾管段的最大水量 | 第57-58页 |
·计算实例 | 第58-61页 |
·计算结果分析与实测数据比较 | 第61-71页 |
·初始水相厚度对水相厚度分布的影响 | 第71-72页 |
·分散流模型 | 第72-75页 |
·分散流判定准则 | 第73页 |
·粗糙管的临界油相速度 | 第73-74页 |
·管壁粗糙度对临界油速的影响 | 第74-75页 |
·大管径水平管路系统的预测 | 第75-78页 |
·不同管径系统的临界表观油速 | 第75-77页 |
·管壁粗糙度对临界表观油速的影响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4章 上倾管段内油携水的理论分析 | 第80-96页 |
·不稳定水塞模型 | 第80-90页 |
·塞体体积 | 第81页 |
·塞尾水相厚度分布 | 第81-85页 |
·上倾管段不同位置处的出水量 | 第85-90页 |
·偏心大水滴模型 | 第90-94页 |
·偏心大水滴速度的求解 | 第90-91页 |
·出水量的比较 | 第91-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5章 管道中油携水的二维数值模拟 | 第96-137页 |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96-101页 |
·几何模型 | 第96-97页 |
·网格划分 | 第97-101页 |
·数学求解模型 | 第101-106页 |
·多相流模型 | 第101-103页 |
·求解器与离散格式 | 第103页 |
·计算参数以及物性参数 | 第103页 |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第103-105页 |
·时间步长 | 第105-106页 |
·模拟结果及验证 | 第106-135页 |
·不同表观油速时的计算结果 | 第106-117页 |
·不同初始水相持液率时的计算结果 | 第117-123页 |
·不同管径时的计算结果 | 第123-124页 |
·不同上倾倾角时的计算结果 | 第124-126页 |
·不同物性参数时的计算结果 | 第126-129页 |
·计算结果的各个影响因素 | 第129-135页 |
·小结 | 第135-13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37-140页 |
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37-139页 |
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6页 |
附录 | 第146-160页 |
附录1 术语解释 | 第146-147页 |
1 水相持液率 | 第146页 |
2 临界表观油速 | 第146-147页 |
附录2 两相界面呈梯度分布时分层流稳定性分析 | 第147-159页 |
1 油水两相连续性方程 | 第147-148页 |
2 油水两相动量方程 | 第148-150页 |
3 界面稳定性分析 | 第150-159页 |
附录3 UDF定义入口速度边界 | 第159-16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0-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作者简历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