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滚珠丝杠副的接触变形及动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主要符号说明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3 滚珠丝杠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滚珠丝杠副的发展趋势第14-16页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9页
第二章 滚珠丝杠副轴向接触变形与刚度分析第19-35页
    2.1 赫兹接触理论第19-22页
        2.1.1 基本假设第19页
        2.1.2 两弹性体的接触问题第19-22页
    2.2 滚珠与滚道的接触特性第22-25页
        2.2.1 滚珠的受力分析第22-23页
        2.2.2 接触点S、N处的主曲率第23-25页
    2.3 滚珠丝杠副轴向接触变形与刚度模型第25-27页
        2.3.1 滚珠丝杠副轴向接触变形第25-26页
        2.3.2 滚珠丝杠副轴向接触刚度第26-27页
    2.4 接触变形与接触刚度求解分析第27-29页
        2.4.1 接触变形与接触刚度求解第27页
        2.4.2 接触变形与接触刚度分析第27-29页
    2.5 结构参数对滚珠丝杠副接触特性的影响第29-31页
        2.5.1 螺旋升角的影响第29页
        2.5.2 接触角的影响第29-30页
        2.5.3 工作滚珠数的影响第30-31页
        2.5.4 滚道曲率比的影响第31页
    2.6 制造误差对滚珠丝杠副接触特性的影响第31-34页
    2.7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滚珠丝杠副的滚滑特性分析第35-51页
    3.1 滚珠丝杠副的基本运动关系第35-38页
    3.2 滚珠丝杠副的运动与受力分析第38-42页
        3.2.1 滚珠丝杠副的运动特性第38-41页
        3.2.2 滚珠丝杠副的受力分析第41-42页
    3.3 滚珠丝杠副的滚滑运动特性分析第42-44页
        3.3.1 滚珠丝杠副的滑移特性第42-43页
        3.3.2 滚珠丝杠副的自旋特性第43-44页
        3.3.3 滚珠丝杠副的滚动滑动特性第44页
    3.4 结构参数对滚珠丝杠副运动特性的影响第44-47页
        3.4.1 接触角的影响第44-46页
        3.4.2 螺旋升角的影响第46-47页
    3.5 滚珠丝杠副滚珠滑动原因分析第47-50页
        3.5.1 滚珠的差动滑动第47-48页
        3.5.2 滚珠间的滑动第48页
        3.5.3 滚珠陀螺效应引起的滑动第48-49页
        3.5.4 滚珠楔紧效应引起的滑动第49-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滚珠丝杠副的摩擦特性分析第51-61页
    4.1 滚珠丝杠副的摩擦力矩产生机理第51-54页
        4.1.1 弹性滞后阻力摩擦第51-52页
        4.1.2 差动滑动摩擦第52页
        4.1.3 滚珠间的摩擦第52-53页
        4.1.4 滚珠自旋滑动摩擦第53页
        4.1.5 滚珠在循环返向装置中的摩擦第53-54页
        4.1.6 润滑剂的粘滞摩擦第54页
    4.2 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分析模型第54-56页
        4.2.1 滚珠与滚道的滑动摩擦力矩第55-56页
        4.2.2 滚珠与滚道的滚动摩擦力矩第56页
        4.2.3 滚珠丝杠副总摩擦力矩模型第56页
    4.3 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的影响因素第56-60页
        4.3.1 预紧力对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的影响第57页
        4.3.2 滚珠循环返向装置的结构对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的影响第57-58页
        4.3.3 结构参数对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的影响第58页
        4.3.4 载荷对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的影响第58-59页
        4.3.5 润滑剂对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的影响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滚珠丝杠副有限元分析第61-78页
    5.1 滚珠丝杠副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第61-63页
        5.1.1 模态分析概述第61页
        5.1.2 谐响应分析概述第61-62页
        5.1.3 ANSYS Workbench分析流程第62页
        5.1.4 滚珠丝杠副有限元分析模型第62-63页
    5.2 滚珠丝杠的模态分析第63-67页
        5.2.1 模型导入第63页
        5.2.2 定义材料属性第63-64页
        5.2.3 网格划分第64-65页
        5.2.4 施加载荷及约束第65页
        5.2.5 模型求解第65页
        5.2.6 结果后处理第65-67页
    5.3 滚珠丝杠副的模态分析第67-71页
    5.4 滚珠丝杠的谐响应分析第71-72页
    5.5 滚珠丝杠副的谐响应分析第72-75页
    5.6 有限元结果分析第75-77页
        5.6.1 模态结果分析第75-76页
        5.6.2 谐响应结果分析第76-77页
    5.7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8-80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78页
    6.2 工作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宋院体花鸟画与文人花鸟画比较研究
下一篇:PDGF通过PI3K/AKT/mTOR/HIF-1α途径增强Warburg效应促进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