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婚姻法论文

论“二胎”政策下我国收养制度的困境与完善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1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9-10页
        1.2.2 现实意义第10-11页
第2章 收养制度及其理论依据概述第11-17页
    2.1 收养的概念界定第11页
    2.2 收养的法律特征第11-12页
        2.2.1 收养是要式民事法律行为第11-12页
        2.2.2 收养是改变当事人身份关系的法律行为第12页
        2.2.3 收养对当事人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具有重要影响第12页
        2.2.4 收养的创设与解除须遵循严格的程序和条件第12页
    2.3 现代收养制度的理论依据第12-16页
        2.3.1 人权原则第13页
        2.3.2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第13-14页
        2.3.3 平等自愿原则第14-15页
        2.3.4 公序良俗原则第15-16页
    2.4“二胎”政策与收养制度的现实冲突与契合——“二胎”政策下解决我国收养制度困境的现实必要性第16-17页
第3章 我国收养制度的当前现状与现存问题第17-23页
    3.1 立法现状第17-19页
        3.1.1 收养当事人条件第17-18页
        3.1.2 收养的程序要件第18页
        3.1.3 收养效力与解除的规定第18-19页
    3.2 现存问题及与“二胎”政策的冲突第19-23页
        3.2.1 被收养人的限定存在问题第19-20页
        3.2.2 收养人的限制条件不合理第20-21页
        3.2.3 收养法定程序的规定存在问题第21-22页
        3.2.4 收养效力与解除的规定存在问题第22-23页
第4章 我国收养制度的完善建议第23-31页
    4.1 调整对收养当事人条件的规定第23-25页
        4.1.1 调整对被收养人条件的规定第23-24页
        4.1.2 调整对收养人条件的规定第24-25页
    4.2 建立“二胎收养”的新措施第25-28页
        4.2.1“二胎收养”措施解读第25-26页
        4.2.2 确立“二胎收养”措施的核心内容第26-27页
        4.2.3 对“二胎收养”实施鼓励政策第27-28页
    4.3 完善对收养程序的规定第28-29页
        4.3.1 落实被收养人权利行使的程序第28页
        4.3.2 增加实质审查程序第28-29页
        4.3.3 建立长效的收养监督机制第29页
    4.4 完善对无效收养和解除收养的规定第29-31页
        4.4.1 细化无效收养的认定与限制第29-30页
        4.4.2 扩大申请解除收养关系的主体范围第30-31页
结语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33-34页
后记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证券监管机构会处罚工作不力的保荐机构吗?--来自对IPO公司业绩下滑监管的经验证据
下一篇: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