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武隆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特征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2-15页 |
1.2.1 我国富有机质页岩分布特征 | 第12-13页 |
1.2.2 南方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研究区页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17-19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9-23页 |
2.1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第19-20页 |
2.2 区域构造 | 第20-21页 |
2.3 岩相古地理 | 第21-23页 |
第3章 页岩岩石学特征及分布 | 第23-31页 |
3.1 页岩展布发育特征 | 第23-26页 |
3.2 岩性特征 | 第26-27页 |
3.3 岩石学特征 | 第27-31页 |
第4章 沉积相特征及形成环境分析 | 第31-37页 |
4.1 沉积相特征 | 第31-33页 |
4.1.1 沉积相划分及特征 | 第31页 |
4.1.2 沉积相展布特征 | 第31-33页 |
4.2 沉积环境分析 | 第33-35页 |
4.3 沉积演化 | 第35-37页 |
第5章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第37-48页 |
5.1 有机质丰度 | 第37-39页 |
5.2 有机质类型 | 第39-46页 |
5.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46-48页 |
第6章 富有机质页岩有利区段分析 | 第48-51页 |
6.1 富有机质页岩有利层段 | 第48-49页 |
6.2 富有机质页岩有利区块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