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罗丹明—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荧光探针性能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1.1 荧光第11-14页
        1.1.1 荧光的产生第11-12页
        1.1.2 荧光的特征光谱第12-13页
        1.1.3 荧光主要参数第13-14页
    1.2 常见荧光染料第14-16页
        1.2.1 罗丹明类第14-15页
        1.2.2 萘酰亚胺类第15页
        1.2.3 花类第15-16页
        1.2.4 香豆素类第16页
        1.2.5 氟硼荧(BODIPY)类第16页
    1.3 荧光探针第16-21页
        1.3.1 荧光探针的类型第17-18页
        1.3.2 荧光探针的响应机理第18-21页
    1.4 罗丹明-萘酰亚胺类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第21-24页
        1.4.1 萘酰亚胺类荧光探针及其应用第21页
        1.4.2 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及其应用第21-22页
        1.4.3 罗丹明-萘酰亚胺类荧光探针及其应用第22-24页
    1.5 本文主要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罗丹明-萘酰亚胺荧光分子的设计与合成第26-36页
    2.1 设计思路第26-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32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27-28页
        2.2.2 合成部分第28-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35页
        2.3.1 罗丹明-萘酰亚胺荧光分子的构筑第32-33页
        2.3.2 荧光分子RNAM的合成路线第33-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罗丹明-萘酰亚胺荧光分子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及荧光纳米粒子的制备第36-46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38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37页
        3.2.2 溶液的配制第37-38页
        3.2.3 负载聚集诱导荧光分子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第3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8-45页
        3.3.1 罗丹明-萘酰亚胺荧光分子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第38-43页
        3.3.2 负载聚集诱导荧光分子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荧光性能第43-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罗丹明-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分子内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及其探针行为第46-65页
    4.1 引言第46-47页
    4.2 实验部分第47-51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47页
        4.2.2 溶液的配制第47-50页
        4.2.3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第50页
        4.2.4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的测定第50-51页
        4.2.5 pK_a值的计算第5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1-64页
        4.3.1 罗丹明-萘酰亚胺荧光探针的离子识别第51-53页
        4.3.2 罗丹明-萘酰亚胺荧光探针在其他金属离子共存时的干扰检测第53-55页
        4.3.3 罗丹明-萘酰亚胺荧光探针对金属离子的双位点识别第55-60页
        4.3.4 罗丹明-萘酰亚胺荧光探针的pH响应第60-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罗丹明-萘酰亚胺荧光分子的双通道细胞成像第65-70页
    5.1 引言第65页
    5.2 实验部分第65-66页
        5.2.1 仪器与试剂第65-66页
        5.2.2 PBS缓冲溶液的配置第66页
        5.2.3 细胞的染色第66页
    5.3 细胞成像第66-69页
        5.3.1 荧光染料RNAM的细胞成像第66-67页
        5.3.2 荧光探针RENA的细胞成像第67-68页
        5.3.3 荧光探针RENO的细胞成像第68-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全文总结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附录第79-84页
致谢第84-85页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苄基位阻型抗肿瘤铂(Ⅱ)配合物的研究
下一篇:用于超临界技术制备载药胶束的两亲聚合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