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 第9-11页 |
1.2.1 生物脱氮理论 | 第9页 |
1.2.2 生物除磷理论 | 第9-11页 |
1.3 反硝化除磷新技术 | 第11-13页 |
1.3.1 反硝化除磷机理 | 第11-12页 |
1.3.2 反硝化除磷工艺 | 第12页 |
1.3.3 反硝化除磷在污水处理中的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1.4 A~2/O工艺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4.1 A~2/O工艺脱氮除磷原理 | 第13-14页 |
1.4.2 A~2/O工艺物质变化特性 | 第14-15页 |
1.4.3 A~2/O工艺的优点与不足 | 第15页 |
1.5 生物膜法 | 第15-17页 |
1.5.1 生物膜法原理 | 第15-16页 |
1.5.2 生物膜填料的功能分类 | 第16页 |
1.5.3 生物膜工艺 | 第16页 |
1.5.4 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复合工艺 | 第16-17页 |
1.5.5 复合式生物膜工艺应用现状 | 第17页 |
1.6 课题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6.1 试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页 |
1.6.2 试验创新点 | 第17-18页 |
1.6.3 试验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6.4 试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2.1 试验装置及工况 | 第19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19-21页 |
2.2.1 试验用水 | 第19-20页 |
2.2.2 试验接种污泥 | 第20页 |
2.2.3 试验填料 | 第20-21页 |
2.3 试验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3 填料挂膜与反应器脱氮除磷及反硝化除磷效果比较 | 第22-31页 |
3.1 填料挂膜 | 第22页 |
3.2 填料挂膜期间COD的去除特性对比研究 | 第22-24页 |
3.3 填料挂膜期间氮的去除特性对比研究 | 第24-26页 |
3.3.1 氨氮的去除特性对比 | 第24-25页 |
3.3.2 总氮的去除特性对比 | 第25-26页 |
3.4 填料挂膜期间磷的去除特性对比研究 | 第26-28页 |
3.5 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对比研究 | 第28-2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4 硝化液回流比对填料型A~2/O工艺反硝化除磷效能研究 | 第31-37页 |
4.1 磷在四种硝化液回流比工况下的去除效果 | 第31-32页 |
4.2 厌氧释磷在四种硝化液回流比工况下的效果 | 第32页 |
4.3 缺氧吸磷在四种硝化液回流比工况下的效果 | 第32-33页 |
4.4 反硝化除磷与好氧除磷效能的对比 | 第33-34页 |
4.5 COD在四种硝化液回流比工况下的去除效果 | 第34-35页 |
4.6 氮在四种硝化液回流比工况下的去除效果 | 第35-3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工艺参数沿程变化规律研究 | 第37-41页 |
5.1 DO、ORP、pH值及污染物的沿程变化规律 | 第37-38页 |
5.2 DO、ORP及pH值的沿程变化规律研究 | 第38-40页 |
5.2.1 DO的沿程变化研究 | 第38-39页 |
5.2.2 ORP的沿程变化研究 | 第39页 |
5.2.3 pH的沿程变化研究 | 第39-4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