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1.4.1 公益类 | 第12页 |
1.4.2 投融资平台 | 第12-13页 |
1.4.3 债务风险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6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2 温州市公益类投融资平台的现状及特点 | 第16-22页 |
2.1 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现状 | 第16-19页 |
2.1.1 地方政府和投融资平台融资的关系 | 第16-17页 |
2.1.2 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现状 | 第17-19页 |
2.2 温州市公益类投融资平台的现状 | 第19-20页 |
2.2.1 温州市公益类投融资平台的基本情况 | 第19页 |
2.2.2 温州市公益类投融资平台的项目概况 | 第19-20页 |
2.2.3 温州市公益类投融资平台的债务现状 | 第20页 |
2.3 温州市公益类投融资平台的特点 | 第20-22页 |
2.3.1 项目的公益属性 | 第20页 |
2.3.2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行政属性 | 第20-21页 |
2.3.3 自身运行的依附性 | 第21-22页 |
3 温州市公益类投融资平台存在的债务风险及主要原因分析 | 第22-28页 |
3.1 温州市公益类投融资平台存在的债务风险 | 第22-23页 |
3.1.1 债务平衡缺口大,平台公司债务关联度大 | 第22页 |
3.1.2 融资结构不合理,流动性风险大 | 第22-23页 |
3.1.3 三类债务居多,偿债风险加大 | 第23页 |
3.2 温州市公益类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 第23-28页 |
3.2.1 地方事权大于财权,公益类基础设施亟需大建设 | 第23-25页 |
3.2.2 政绩考核机制不合理,监管主体缺失 | 第25-26页 |
3.2.3 土地融资运作模式存弊端 | 第26-27页 |
3.2.4 公益类投融资平台自身方面 | 第27-28页 |
4 国内外地方政府加强公益类债务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28-32页 |
4.1 发达国家的经验 | 第28-29页 |
4.1.1 美国 | 第28页 |
4.1.2 英国 | 第28-29页 |
4.2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 | 第29-30页 |
4.2.1 巴西 | 第29-30页 |
4.2.2 保加利亚 | 第30页 |
4.3 国内其他城市经验 | 第30-32页 |
4.3.1 上海 | 第30-31页 |
4.3.2 宁波 | 第31-32页 |
5 优化温州市公益类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32-38页 |
5.1 对政府管理公益性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建议 | 第32-35页 |
5.1.1 中央做好顶层设计,地方实行总额控制 | 第32-33页 |
5.1.2 建立风险评估及预警体系 | 第33页 |
5.1.3 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和风险化解机制 | 第33-34页 |
5.1.4 建立监督机制 | 第34页 |
5.1.5 行政体系内风险防范 | 第34-35页 |
5.2 对温州市公益类投融资平台自身债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35-38页 |
5.2.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 第35-36页 |
5.2.2 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减轻企业负重 | 第36页 |
5.2.3 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探索公私合营模式 | 第36页 |
5.2.4 发展自主经营产业,积极开拓新领域、新业务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