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山区居民生计资本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问题提出第9页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2.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可持续生计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1 国外可持续生计研究综述第12-13页
        1.3.2 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综述第13-14页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7页
        1.4.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4-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7-26页
    2.1 可持续生计的概念第17页
    2.2 可持续生计框架第17-20页
        2.2.1 英国海外发展部(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第17-18页
        2.2.2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第18-19页
        2.2.3 CARE的生计分析第19页
        2.2.4 英国乐施会(Oxfam GB)的可持续生计途径第19-20页
    2.3 生计资本第20-23页
        2.3.1 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第20-21页
        2.3.2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第21页
        2.3.3 金融资本(financial capital)第21-22页
        2.3.4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第22页
        2.3.5 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第22-23页
    2.4 纳克斯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第23-24页
    2.5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第24-25页
    2.6 人口挤压贫困理论第25-26页
    2.7 本章小结第26页
3. 研究区域概况与贫困机理分析第26-30页
    3.1 区域概况第26-27页
        3.1.1 自然地理概况第26页
        3.1.2 社会经济概况第26-27页
    3.2 贫困原因与机理分析第27-30页
        3.2.1 自然环境脆弱,生计风险较大第28页
        3.2.2 人力资源不足第28-29页
        3.2.3 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环保标准的制约第29页
        3.2.4 自然资源匮乏,资金短缺第29页
        3.2.5 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资本匮乏第29-30页
4. 金寨县居民生计资本实证分析第30-39页
    4.1 生计资本指标的选择原则第30-31页
        4.1.1 动态性原则第30页
        4.1.2 易获性原则第30页
        4.1.3 综合性原则第30-31页
        4.1.4 科学性原则第31页
    4.2 五大生计资本指标选择第31-33页
        4.2.1 自然资本指标及设定第31页
        4.2.2 物质资本指标及设定第31页
        4.2.3 社会资本指标及设定第31-32页
        4.2.4 金融资本指标及设定第32页
        4.2.5 人力资本指标及设定第32-33页
    4.3 设置权重和建立模型第33-36页
        4.3.1 熵值法确定权重第33-35页
        4.3.2 综合资本指数计算第35-36页
    4.4 结果分析第36-39页
5. 金寨县居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第39-41页
    5.1 加快推进集体土地改革第39页
    5.2 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交通、卫生、饮水等条件第39-40页
    5.3 强化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支持第40页
    5.4 生态补偿和山区移民相结合第40页
    5.5 积极寻求替代生计第40-4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1-43页
    6.1 结论第41页
    6.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41-43页
        6.2.1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41-42页
        6.2.2 论文的不足和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附录A:2010-2014 年金寨县居民生计资本变化情况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审父”与“寻父”:冰心笔下的父爱书写研究
下一篇:刘玉栋小说创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