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生态责任政府规制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3-15页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第15-16页
        一、研究意义第15页
        二、研究目标第15-16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6-23页
        一、工程方面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第16-18页
        二、工程项目生态责任问题研究第18-22页
        三、工程项目生态责任政府规制问题相关研究述评第22-23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3-26页
        一、研究内容第23页
        二、研究方法第23-24页
        三、论文研究技术路线第24-26页
第二章 工程项目生态责任政府规制的基础理论第26-35页
    第一节 工程项目生态责任政府规制的相关理论第26-31页
        一、环境公平理论第26-27页
        二、全寿命周期理论第27-28页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8-29页
        四、政府规制理论第29-31页
    第二节 工程项目生态责任政府规制的基本概念第31-35页
        一、工程项目生态责任关键主体界定第31-34页
        二、工程项目生态责任涵义界定第34页
        三、工程项目生态责任政府规制涵义第34-35页
第三章 工程项目生态责任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第35-46页
    第一节 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及设计阶段生态责任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5-38页
        一、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及设计阶段生态责任现状分析第35-37页
        二、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及规划设计阶段生态责任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第37-38页
    第二节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生态责任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8-41页
        一、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生态责任现状分析第38-40页
        二、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生态责任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第40-41页
    第三节 工程项目运营阶段生态责任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1-43页
        一、工程项目运营阶段生态责任的现状分析第41-42页
        二、工程项目运营阶段生态责任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第42-43页
    第四节 工程项目寿命终止阶段生态责任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3-45页
        一、工程项目寿命终止阶段生态责任现状分析第43-44页
        二、工程项目寿命终止阶段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第44-45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工程项目生态责任的影响因素量化分析第46-63页
    第一节 工程项目生态责任影响因素指标选取的原则第46页
    第二节 工程项目生态责任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第46-57页
        一、工程项目生态责任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第46-50页
        二、工程项目各阶段生态责任影响因素权重确定第50-51页
        三、工程项目生态责任影响因素的权重确定第51-57页
    第三节 工程项目生态责任评价实证分析第57-62页
        一、构建工程项目生态责任模糊综合模型第57-58页
        二、实证分析第58-62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基于工程项目生态责任影响因素的政府规制途径分析第63-74页
    第一节 工程项目生态责任的监管机制构建第63-65页
        一、完善工程项目相关的生态规制立法第64-65页
        二、加强工程项目生态规制执法第65页
    第二节 工程项目生态化生产方法体系构建第65-68页
        一、完善工程相关产业生态化规制制度设计第67页
        二、在准入规制方面应扩大环境影响评价的使用范围第67-68页
        三、在激励性规制方面注重规制方法的改革第68页
    第三节 工程项目参与主体的生态理念培育机制构建第68-70页
        一、提高相关责任主体对生态规制政策的认同度第69-70页
        二、培养相关责任主体环境治理的意愿与能力第70页
    第四节 工程项目生态责任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第70-73页
        一、注重更新公众传统参与环保的理念第72页
        二、实现生态信息的公开化第72页
        三、建立及健全环境污染及问题投诉方面的制度的工作第72页
        四、强化建立和发展相应的社会环保社团第72-73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一、研究结论第74页
    二、论文创新之处第74-75页
    三、研究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附录A第85-88页
附录B第88-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岸基核电站的海上核应急平台中的应急资源配置研究
下一篇:碧水蓝天温泉酒店建筑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