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土壤孔隙水营养盐和甲烷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1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第16-24页 |
| ·区域概况 | 第16-19页 |
| ·闽江河口区概况 | 第16-17页 |
| ·采样点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 ·孔隙水采集与处理 | 第19-21页 |
| ·水样分析方法 | 第21-24页 |
| 第2章 芦苇沼泽湿地土壤孔隙水剖面营养盐、甲烷等的分布特征 | 第24-30页 |
| ·芦苇沼泽土壤孔隙水无机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24-26页 |
| ·芦苇沼泽土壤孔隙水中NH_4~+-N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25页 |
| ·芦苇土壤孔隙水中NO_3~--N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25-26页 |
| ·芦苇土壤孔隙水中NO_2~--N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26页 |
| ·芦苇沼泽土壤孔隙水中PO_4~(3-)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26-27页 |
| ·芦苇沼泽土壤孔隙水中Cl~-含量季节变化特征 | 第27页 |
| ·芦苇土壤孔隙水中溶解性CH_4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27-28页 |
| ·芦苇土壤孔隙水中SO_4~(2-)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咸草沼泽湿地土壤孔隙水剖面营养盐、甲烷等的分布特征 | 第30-36页 |
| ·咸草沼泽土壤孔隙水中无机氮含量分布特征 | 第30-32页 |
| ·咸草土壤孔隙水中NH_4~+-N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0页 |
| ·咸草土壤孔隙水中NO_3~--N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0-32页 |
| ·咸草土壤孔隙水中NO_2~--N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2页 |
| ·咸草土壤孔隙水中PO_4~3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2-33页 |
| ·咸草湿地孔隙水中Cl~-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3页 |
| ·咸草土壤孔隙水中溶解性CH_4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3-34页 |
| ·咸草土壤孔隙水中SO_4~(2-)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4页 |
| ·小结 | 第34-36页 |
| 第4章 互花米草沼泽湿地土壤孔隙水剖面营养盐、甲烷等的分布特征 | 第36-42页 |
| ·互花米草沼泽土壤孔隙水中无机氮含量分布特征 | 第36-38页 |
| ·互花米草土壤孔隙水中NH_4~+-N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6页 |
| ·互花米草土壤孔隙水中NO_3~--N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6-37页 |
| ·互花米草土壤孔隙水中NO_2~--N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7-38页 |
| ·互花米草土壤孔隙水中PO_4~(3-)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8-39页 |
| ·互花米草土壤孔隙水中Cl~-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9-40页 |
| ·互花米草土壤孔隙水中CH_4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40页 |
| ·互花米草土壤孔隙水中SO_4~(2-)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5章 三种植物沼泽湿地土壤孔隙水剖面营养盐、甲烷特征的比较 | 第42-46页 |
| ·三种植物沼泽湿地土壤孔隙水剖面营养盐、甲烷特征的比较 | 第42-44页 |
| ·三种植物沼泽土壤孔隙水中无机氮含量特征 | 第42-43页 |
| ·三种植物沼泽土壤孔隙水中PO_4~(3-)含量特征 | 第43-44页 |
| ·三种植物沼泽湿地土壤孔隙水剖面比较 | 第44页 |
| ·三种植物沼泽湿地土壤孔隙水剖面甲烷和硫酸盐含量比较 | 第44页 |
| ·植被对沉积物孔隙水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 | 第44-46页 |
| 第6章 河口沼泽湿地土壤孔隙水营养盐、甲烷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过程讨论与分析 | 第46-52页 |
| ·盐度 | 第46页 |
| ·间隙水中NO_x-N对反硝化作用的指示 | 第46-48页 |
| ·孔隙水中甲烷浓度的影响因素 | 第48-52页 |
| ·气温 | 第48页 |
| ·硫酸盐还原作用 | 第48-49页 |
| ·甲烷产生与硫酸盐还原 | 第49-52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6-68页 |
| 参与课题 | 第66页 |
| 科研成果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
| 个人简历 | 第70-71页 |